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类型,其病理表现复杂,易造成脊柱节段不稳定;椎体后缘骨折块及椎间盘组织后移突入椎管,形成椎管内占位狭窄,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如何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稳定性及椎管内占位程度对脊髓神经的影响,目前缺乏共识。本研究收集某医院在2003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146例患者资料,结合临床检查,分析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稳定性及脊髓神经损伤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多指标评价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针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分类,结合临床,通过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的研究,提出判断骨折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分析椎管内占位程度与脊髓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三柱理论结合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方法,以临床检查、X线片、CT、MRI表现确定评价指标,分别以改良的Denis脊柱骨折稳定性判断标准结合AO骨折分类方法和McAfee胸腰椎爆裂骨折分类法及其稳定性划分为标准进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同时,根据不同骨折部位及相应平面CT测出的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分析脊髓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及相关性。结果: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分别是:面积(AO)=0.936,面积(McAfee)=0.928;均>0.9。表明利用本评分方法判断胸腰椎爆裂骨折稳定程度的敏感性和可靠性较高。不同骨折部位椎管内骨块占位平均程度分别为T1131%、T1242%、L148%、L255%,超过一定程度的椎管内占位狭窄易导致脊髓神经损伤,脊髓神经损伤与椎管内占位狭窄程度显著相关,与骨折部位的相关程度以T12最高,L2最低。结论: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稳定性的判定,本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为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是脊髓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脊髓神经损伤及其程度与骨折部位和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联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