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盐碱土中抗黄芪根腐病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为多年生豆科植物,以根入药,是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近些年,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增大,以黄芪根腐病为主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制约着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黄芪根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黄芪根部的腐烂病变,最终导致整个植株变黑腐烂。目前该病的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为主再结合一些农业管理措施,但是农药的长期使用致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破坏。生物农药因其具有无污染、成本低、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这其中,放线菌作为主要的生防菌,其所产生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业方面。本研究从甘肃敦煌地区盐碱土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黄芪根腐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A12-2-11,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及菌剂载体的选择,这将丰富了生物防治黄芪根腐病害的菌株资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到的盐碱土壤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在5种分离培养基上进行放线菌的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从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放线菌321株,其中从高氏Ⅰ号培养基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数最多,共146株;从L01号土样中分离得到放线菌菌株数最多,共124株。2.以黄芪根腐病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对分离得到的321株放线菌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结果表明,共从中筛得18株抑菌效果较强的放线菌,占供试放线菌的5.60%。其中抑菌效果最强的是菌株A12-2-11,抑菌带大小达到32.50mm。3.将经初筛的到的18株放线菌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复筛,得到菌株A12-2-11抑菌效果最强,抑菌率达41.77%。对筛选得到的菌株A12-2-11进行抗菌谱实验,结果显示其对供试的5株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4.结合菌株培养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鉴定菌株A12-2-11为黄色长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longisporoflavus)。5.本实验对影响拮抗菌株A12-2-11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菌株发酵滤液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12-2-11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0 g/L,(NH4)2SO4 10 g/L,KH2PO4 1 g/L,Na Cl 10 g/L,Ca CO3 1 g/L,p H 8;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装瓶量50 m L/250 m L,培养时间4 d。菌株A12-2-11发酵滤液对紫外光、日光均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高温121℃下持续30 min仍有活性;在常温、4℃、-20℃下储藏3d、7d、14d后,发酵滤液活性也未见明显变化。6.将菌株A12-2-11的菌悬液与不同载体按比例混合后培养7 d、14 d、30 d、45 d测定菌剂的含水量、p H值、有效活菌数及杂菌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3)号组合以活性炭与花土按2:1的比例混合后为载体制备的菌剂在含水量、p H值、有效活菌数及杂菌数上均比较稳定,可考虑作为后续实验的菌剂载体。
其他文献
总结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H胶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治疗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出院前予详细的指导,对提高治
目的:在心血管疾病中,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死亡占很大比例。其中,在再灌注过程中,会观察到氧化应激损伤的产生。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观察到,当系统无法在氧化剂分子的生
本文主要研究奇异黎曼流形上椭圆方程解在奇点处的渐近行为。我们知道锥度量下的椭圆方程等价于在零点处奇异的退化椭圆方程,对于此类带有奇异非线性项的退化椭圆方程,我们精
在现代化社会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上升,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疾病传播速度和人口老龄趋势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因此,我们除了需要解决全
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采购相继实行了监管与执行相分离,政府采购事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依托财政改革深化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值得财政部门、集中采
目的分析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与硬化型肝癌(SHCC)的CT图像特点,探讨二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IMCC和13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的直
传记是以叙述、研究或评判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为主旨的著作,其对被传记人的研究往往与其从事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学科史有密切的关系.
湖北是继广东之后第二个采用机器铸造银元的省份。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当时,湖北因制钱缺乏,张之洞认为在湖北开铸银元,“既可以纾民困,亦可以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