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掺杂MgxZn1-xO薄膜的微结构及磁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器件是信息技术的载体,功能优异的器件是保障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微电子工艺的进步促使了集成电路技术的诞生,而集成电路技术则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根源。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元器件尺寸不断缩减,集成密度急速增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元器件的尺寸不可能无限减小,尤其是现在元器件的尺寸已经接近量子相干效应设定的极限。在这种背景下,寻找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拥有电荷和自旋两个自由度。传统的微电子工艺建立在电子电荷属性的基础上,通过电场调控器件中的电荷控制器件的状态,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存储。这种方式只是利用电子的电荷属性。那么,如果能够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和自旋两个属性,那么必定会使器件的功能得到改善,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人们对于电子自旋的研究与利用促使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的出现——自旋电子学。自旋电子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了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之后的研究中,人们将自旋电子学应用到半导体中产生了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在半导体自旋电子学中,将自旋极化电流注入到半导体中,利用电荷与自旋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新的功能,产生新一代的自旋电子器件。在这类自旋电子器件中,可以操作半导体中电子的自旋或者同时操作电子的自旋和电荷,进行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储存。相比于传统微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件有着许多的优势:速度快——改变电子自旋方向比改变电子运动轨迹更快;功耗低——自旋相互作用的耗能远小于电荷相互作用的能耗;非易失性——切断器件电源后数据不丢失;与全金属的器件相比,基于磁性半导体的自旋电子器件能够实现信号放大功能,可以构成多种设备。为了实现自旋电子器件的功能一般会需要在器件中实现四个过程:自旋注入、自旋输运、自旋检测和自旋调控。在探索自旋电子器件的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其中一个难题就是实现半导体材料中自旋极化电流的注入。为了实现自旋注入,人们利用铁磁金属/半导体的结构,将自旋电子从铁磁金属中注入到半导体。但是这种方式中铁磁金属材料与半导体材料的电导差异非常大,导致注入效率低。另外一种可行的方式是,直接在半导体中掺杂磁性元素,利用得到的磁性半导体替代铁磁金属作为自旋注入源。利用磁性半导体材料作为替代材料具有许多的优势。首先磁性半导体与传统半导体材料电导匹配度好,有利于提高自旋注入效率。其次磁性半导体与传统微电子工艺有兼容性,方便新材料的应用。适合的磁性半导体材料需要满足多个条件:高于室温的居里温度(即室温铁磁性)、高的饱和磁化强度(高自旋极化率)等等。为了达到这些条件,人们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实现了室温下氧化物磁性半导体的铁磁性,这也同时激起人们对于氧化物磁性半导体的研究。研究氧化物铁磁性半导体对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发有着重要的价值。ZnO体系材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半导体材料。MgXZn1-xO材料体系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它有着许多优异的特性,例如带隙可调的范围较大(3.4—7.8eV);材料中镁离子与锌离子的化合价相同,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影响自旋输运)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等。利用在MgxZn1-xO材料体系中掺杂过渡金属Co有机会得到优秀的磁性半导体材料,为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发提供优质的素材,同时可以帮助探索氧化物磁性半导体的工作机理在本篇论文中,我们使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掺杂过渡金属Co的MgxZn1-xO单晶薄膜,并且通过X射线衍射仪、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利用交变梯度磁强计、超导量子干涉仪等技术对材料的磁性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1)我们制备了Zn0.85-xMgxCo0.15O (0≤x≤0.3)单晶薄膜材料,并利用XRD、 TEM等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XRD的数据利用布拉格定律,最终得出Zn0.85-xMgxCo0.15O薄膜与纯的MgxZn1-xO薄膜中带隙随着Mg含量依赖关系吻合度较好。这也意味着可以通过控制样品Mg含量调控样品带隙,调节样品中的载流子浓度,实现对样品自旋输运性质的调控。(2)我们制备了拥有较高Co浓度面心立方结构的Co0.5 (Mg0.55Zn0.45) 0.5O1-v单晶薄膜,该薄膜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室温铁磁性。通过对样品结构的表征和样品磁性的分析,得出并验证了样品薄膜中铁磁性区域、超顺磁簇和非磁性边界的共存。(3)通过总结实验经验,我们找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制备薄膜平面TEM样品的方法。能够在保证样品低污染、低损伤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和制样速度。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的角度对TiO_2进行表面改性,重点研究了用醋酸和硫酸对TiO_2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从机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表面酸改性处理对TiO_2薄膜的亲水性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三层薄膜在400℃第一次退火,制备未改性薄膜;然后将未改性薄膜在酸中浸泡24小时,再在不同温度下第二次退火处理,制备改性的薄膜。制备的薄膜采用XRD分析晶相结构、晶粒尺寸;用AFM分析
在重夸克质量极限下,我们有重夸克之间的味和自旋对称性,这使得在低能标处发展出的有效理论可以相对简单的计算B物理中的衰变。因子化方法把衰变振幅一分为二,可以用来计算两体
由于嵌段共聚物可以形成纳米尺度的周期性结构,因此无论在实验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两嵌段共聚物是理解嵌段共聚物相行为的最简单的模型,目前,对其熔体相
自从在过渡金属氧化中发现大量新的物理现象和自旋电子学被高度重视以来,β-MnO2薄膜材料的生长、结构表征和拉曼光谱研究在磁性材料和类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成为内涵丰富并且具
ZnO是一种新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为3.37 eV,室温下激子束缚能为60 meV,是制作短波长激光器以及紫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实验上常用贵金属作催化剂制备ZnO。在ZnO生
近年来,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列车运营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速运转的轴承是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最易损坏的部件,一旦发生故障会迅速增加,造成轴承故障从而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硕士期间参与完成的几项研究工作。 第一个工作是,基于量子波导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了与两个铁磁电极相连接的类Rashba量子波导的电导调制问题。在此波导
本文采用柠檬酸-硝酸盐法制备MnZn铁氧体材料,制备了多种不同工艺参数的MnZn铁氧体凝胶,以及相应的纳米粉体,并制备了不同主配方、不同掺杂的环状铁氧体块体。样品形态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