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trastive Study on News Discourse:A CDA Approach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呈现的是社会政界对其所报道事件的观点。尽管大众传媒无法支配人们的想法,但它却可以影响人们的观点以及对信息的优化。一直以来,新闻语言在建立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体系上都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意识形态常常会隐含在新闻报道的字面表达中。  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新视角,批判性话语分析旨在揭露语言、意识形态与权力间的复杂关系。它是分析新闻语篇的重要工具之一。批判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语言意识以及人们鉴赏和评论不同语篇的能力,进而更好的掌握语言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介入。  批判性话语分析没有其独立的理论框架,这就使得任何可以被用来做批判性分析的理论框架被广泛的借鉴。批判性话语分析现已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工具,任何学术背景的研究者都可以用其理论来做研究。在批判性话语分析内部产生的众多学派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其理论框架的。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中人际功能的一个延展,近年来评价理论已经成为语篇中态度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其目的与批判性话语分析相重合。因此,它在揭露新闻语篇中的隐含态度及意识形态上为批判性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从评价理论出现之初就有一些语言学家号召将其运用于对语篇的批判性分析。尽管如此,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研究真正做到了将评价理论运用于新闻语篇的批判性分析中。  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及由费尔克劳提出的在场与缺场理论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京传递事件的两篇新闻报道做对比性研究。旨在揭露两篇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态度及意识形态。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将对研究背景、对象以及方法做简单的介绍。相关的文献综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主要包括海内外学者在批判性话语分析以及评价理论的应用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三部分笔者对本文所借用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评价理论在这一部分给出详尽的介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分析部分,笔者在这部分通过评价理论及在场与缺场理论对两篇新闻报道做出批判性的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文章的结语在第五部分陈述,此外,这一部分还会涉及到一些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刊讯5月12日—中国,北京—A d o b e宣布2016年Adobe设计成就奖(Adobe?Design?Achievement?Awards, A D A A)开始征集参赛作品,最终截稿日期为2016年?6月9日。
期刊
本刊讯蒙语“杭盖”,意为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山川和树林的世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一条路以“杭盖”命名。4月下旬,“公路医生”英达来到这里,赶在五一节前,就地热再生1
目的:了解霍乱弧菌在连云港地区外环境中的生存变化以及环境水体和食品污染与流行的关系,以便及时发现病例、识别暴发、确定传染源,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7年底我市已申报粉尘危害的所有用人单位累计1 280家,收集检测、健康检查和行政处罚等资料。通过整治,可见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在岗体检率从2005年的65.44%逐步上升到2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也将沿着市场化目标发展,不断创新。工程造价成本分析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可以促进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