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MECC)是一种重要的毛细管电泳(CE)分离技术,由于在运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准固定相,MECC不仅可以用于分离带电物质,还可以分离电中性分子,并且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操作简单、经济和易于清洗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监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本文归纳总结了MECC的分离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并系统综述了近年来MECC在中药活性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运用MECC技术,建立了4个同时分离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吐温-20(Tween-20)混合胶束体系,建立了同时分离测定龙血竭中龙血素A、龙血素B和剑叶龙血素C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实验在考查了样品溶剂的组成和电泳缓冲溶液的pH值、浓度、Tween-20和SDS含量以及仪器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后,选定的电泳条件为:样品以运行缓冲溶液溶解后采用压力(0.5psi,3447.38Pa)进样5.0s,然后在20kV的分离电压、25℃的柱温和206nm的检测波长下,以含有22.5mmol/LSDS和0.35%(v/v) Tween-20的硼砂缓冲溶液(硼砂浓度为20mmol/L, pH9.98)为运行缓冲溶液进行电泳。该方法可以在18min实现3个待测组分的基线分离,而且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龙血素A、龙血素B和剑叶龙血素C的检测范围分别为2.0~100.0μg/mL、2.0~100.0μg/mL和5.0~80.0μg/mL。用此方法测定不同来源血竭样品中这3种组分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回收率在95.1~103.2%之间。此外,实验还采用区带电泳模式,测定得到了龙血素A和龙血素B的离解常数分别为8.32和8.36。2、以含有20mmol/L SDS的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水为样品溶剂,含有32.5mmol/L SDS、1.2%(v/v) Tween-20和30%(v/v)甲醇的硼砂缓冲溶液(硼砂浓度为20mmol/L,pH9.11)为运行电解质溶液,在24kV的运行电压、25℃的毛细管柱温、211nm的检测波长下,建立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分离测定白芷中5个香豆素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比克白芷素和比克白芷醚)的SDS-Tween-20混合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该方法可以在30min内实现样品溶液中这5个组分的分离与检测,检测的线性范围对于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比克白芷素和比克白芷醚分别为3.0~90.0μg/mL、1.0~90.0μg/mL,1.5~110.0μg/mL,1.0~110.0μg/mL和2.0~100.0μg/mL。用此方法分析了中药白芷中这5种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回收率在95.9~104.4%之间,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且准确度高,结果可信。3、建立了同时分离分析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β-CD协同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以含有10mmol/L SDS的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水为样品溶剂,含有17.5mmol/L SDS、9mmol/Lβ-CD和14%(v/v)乙腈的2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8.92)为运行缓冲溶液,24kV为运行电压,25℃为柱温,220nm为检测波长,采用压力(0.5psi,3447.38Pa)进样5.0s)下,5个木脂素成分达到了基线分离。该方法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检测范围分别为3.5~75.0μg/mL、1.0~75.0μg/mL、2.0-50.0μg/mL、1.5-75.0μg/mL和2.0-75.0μg/mL,用于中药五味子中这5种组分的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5.0%以内,回收率在95.3~103.2%之间。4、采用负极进、正极检测的模式,建立了同时分离测定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丙素的反向迁移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在优化了电泳条件后,确定样品溶剂为含有5mmol/L SDS的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水,最佳电解质溶液为含有100mmol/L SDS、35%(v/v)乙腈的1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5.59),运行电压为-20kV,柱温为25℃,压力(0.5psi,3447.38Pa)进样5.0s。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各组分在24min内实现了有效分离与检测,方法对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丙素的线性范围宽分别为3.0~90.0μg/mL,1.0~90.0μg/mL和1.0~90.0μg/mL。用此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花前胡中这3种待测组分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4.5-103.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