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基因表达谱分析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差异表达基因,找出放射性肺损伤的敏感基因;用益气活血方对被射线照射的大鼠进行灌胃,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敏感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从转录及翻译层面分析该药的作用机制,为该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模型组)30只、照射加中药组(中药组)30只、空白对照组(对照组)30只。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均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照射其右肺,照射前使用7%的水合氯醛(5·kg-1)腹腔注射麻醉,俯卧于平台,模拟机下定位,铅块遮挡左肺及纵隔,照射野面积3×3cm,每次5Gy,每周一次,总量30Gy。对照组大鼠只进行麻醉,不予照射。于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受照当天开始,中药组每次灌胃益气活血方剂1ml,2次/日;模型组及对照组每次灌胃蒸馏水1m1,2次/日。三组大鼠分别于照射后第4,8,12,16,20周末随机抽取6只,处死并取其右肺组织保存。取部分第4,12周末模型组受照肺组织及对照组正常肺组织,提取其总RNA,并交由华大基因公司做数字化基因表达谱分析。其余肺组织分别用RT-PCR的方法检测MMP-2, MMP-9, TIMP-1, TIMP-2mRNA表达在个时间点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 MMP-9, TIMP-1, TIMP-2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做统计分析。基因表达谱结果提示MMP-2, MMP-9, TIMP-1, TIMP-2基因或可能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敏感基因。RT-PCR, Western-blotting,免疫组化结果提示MMP-2, MMP-9mRNA及蛋白表达于照射后第4周至20周出现一个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MMP-2mRNA及蛋白表达在第12周达高峰,而MMP-9mRNA及蛋白表达在16周时达到高峰。TIMP-1, TIMP-2mRNA及蛋白表达在照射后第4周至20周期间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中药组各mRNA及蛋白表达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在不同时间点有不同变化。我们发现MMP-2, MMP-9, TIMP-1, TIMP-2基因可能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敏感基因。益气活血方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各个时间段,从转录及翻译层面对MMP-2/TIMP-2, MMP-9/TIMP-1的表达进行调整,使MMPs/TIMPs趋于平衡,从而减轻放射性肺损伤,这可能是该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