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目前大部分研究以TKA后关节活动功能和膝关节假体长期存活率作为判断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而尚无有关TKA对患者维持躯体平衡性能力影响的研究报道。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大部分研究以TKA后关节活动功能和膝关节假体长期存活率作为判断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而尚无有关TKA对患者维持躯体平衡性能力影响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中探讨TKA对膝骨关节炎(0A)患者躯体静态平衡性(body balance)的影响,并分析患者躯体静态平衡性的变化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行单侧TKA的膝0A患者21例(右侧12例,左侧9例)进行站立平衡试验,在单位时间内用重心测量仪连续测量躯体重心位置(GCP)。对GCP在单位时间内的横轴方向偏移(ML-X range)、纵轴方向偏移(AP-Y range)以及GCP漂移轨迹(LG)进行量化分析,探讨GCP的ML-X range、AP-Y range以及LG变化程度与TKA后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经TKA后GCP在横轴方向上的平均位置由初始位置逐渐向术侧方向转移,且其较术前时的转移程度和患者LG较术前时变化程度均与同一时期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时水平恢复情况呈相关性,而GCP在纵轴方向上的转移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患者行单侧TKA后,维持躯体平衡能力逐渐提高,且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随术后时间呈线性相关。
其他文献
背景:肢体延长技术是应用牵张成骨原理解决临床上肢体短缩畸形的有效手段,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使其技术日益成熟并在临床上有效广泛应用。牵张成骨过程常伴有并发症出现,如肌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腰椎后路可经皮微创置入的动态内固定系统,阐明其结构,原理及特点。并通过对该系统的动态内固定棒进行力学测试,对比坚强固定棒,探讨其在下腰椎疾病中的临
目的: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Pippa法)相比较传统入路(Winnie法)而言并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随机前瞻性研究对该两种方法在肩关节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TGF-β1基因转染对自体Hamstring腱重建兔ACL术后腱-骨愈合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术前构建携带TGF-β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 TGFβ1,取新西兰
研究了溴化锌-季鎓三溴盐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偶联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和不同金属盐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413 K和1.0 MPa条件下,以
背景与目的外科手术治疗房颤是房颤治疗的常规手段,COX迷宫Ⅲ型手术是房颤外科治疗的经典术式,但是由于COX迷宫Ⅲ型手术术式复杂,手术要做很多的心房内切口,手术创伤较大,止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与微钛板固定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门轴侧椎板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颈椎单开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锚钉组
目的:通过体外共同培养ADSCs(Adipose stem cells,ADSCs)与Ha Ca T细胞,制造光老化模型,观察Ha Ca T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S
目的:本文通过对难复性寰枢椎经前路松解复位前路内固定与经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手术方法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对目前两种主要的手术方式经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方法与经前
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江苏省主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研究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在198个品种中,盐稻1201、南京17113等44个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