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嗪霉素-缬氨酸耦合物在小麦植株中的传导性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嗪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生物源杀菌剂,目前登记用于作物水稻上纹枯病的防治。然而,申嗪霉素在作物上不具备韧皮部传导性,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本课题组前期合成了系列申嗪霉素-氨基酸耦合物,发现其在蓖麻上具有韧皮部传导性。本研究以申嗪霉素-L-缬氨酸耦合物(PCA-L-Val)和申嗪霉素-D-缬氨酸耦合物(PCA-D-Val)为试验药剂,并以申嗪霉素为对照药剂,建立了化合物在小麦上的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不同生长期的小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性,同时测定了他们针对小麦根腐病原菌和小麦茎基腐病原菌的室内杀菌活性。室内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氨基酸的引入可以改变申嗪霉素原有的杀菌活性。对于小麦根腐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PCA-D-Val具有与申嗪霉素相当的杀菌活性,其抑菌率为62.72%,申嗪霉素对其抑菌率则为65.16%,而PCA-L-Val的活性低于申嗪霉素,其抑菌率为11.85%。此结果表明氨基酸空间构型对耦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及其缬氨酸耦合物均对该病原菌无明显抑制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申嗪霉素-缬氨酸耦合物在小麦中的检测方法,并采用液-液酸碱萃取和C18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供试化合物在小麦根部、茎部、叶部样品中的浓度与检出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在添加浓度范围内,在小麦各部位中的添加回收率在83.24%~94.21%之间,变异系数在1.21%~11.51%范围内,最低检出浓度均为1×10-3mg/kg,最小检出量均为1×10-4mg/kg,符合国家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标准。研究了申嗪霉素-缬氨酸耦合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小麦植株中的传导性,其结果如下。对于分蘖期的小麦而言,使用药剂浓度为200μM时,在小麦中的根部均能检测到耦合物的含量,且PCA-L-Val于处理18 h后在小麦根部的含量最高,为15.50μmol/kg,而PCA-D-Val在同一时刻在小麦根部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11.37μmol/kg,说明申嗪霉素-缬氨酸耦合物具有了在小麦中的韧皮部传导性,且PCA-L-Val的传导性强于PCA-D-Val。同时在小麦的分蘖叶片中也检测到了耦合物的含量,且PCA-L-Val叶面处理小麦3 h后该化合物在分蘖中的含量即达到最大值,为8.74μmol/kg,而PCA-D-Val在同一时刻也达到了最大值,为4.54μmol/kg,说明申嗪霉素-缬氨酸耦合物还具备了由主茎向分蘖间传导的特性,且PCA-L-Val在小麦上的这种传导特性强于PCA-D-Val。然而,对照药剂申嗪霉素均不具备这两种传导性。对于拔节期的小麦而言,使用药剂浓度为200μM时,在小麦中的各部位均能检测到耦合物的含量,且PCA-L-Val于处理12 h后在下茎中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3.9μmol/kg,而PCA-D-Val于处理48 h后在下茎中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0.43μmol/kg;PCA-L-Val于处理6 h后在下叶中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9.19μmol/kg,PCA-D-Val于处理24 h后在下叶中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6.30μmol/kg;申嗪霉素在小麦的下茎和下叶中均未被检测到。结果表明,耦合物在拔节期的小麦植株中仍然具备韧皮部传导性,且PCA-L-Val在小麦下茎中的韧皮部传导性比PCA-D-Val更好。此外,对于不同生长期的小麦植株,经过PCA-L-Val和PCA-D-Val叶面处理后在植株各部位均能检测到申嗪霉素的含量,说明该耦合物经叶片吸收后输导至植株各部位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反应,其具体代谢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综上所述,申嗪霉素与缬氨酸耦合后可以提高或降低活性母体的杀菌活性,并且可以改善耦合物在小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性;缬氨酸空间构型的不同对该耦合物在小麦中的内吸传导性有不同的影响,其在小麦体内的传导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粗放式的建筑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建筑业质与量的要求,建筑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造体
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叶性状。桂花树作为园林风景观赏植物,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深受人类钟爱。本论文选取丹桂(Osmanthus fra
电梯一般采用光电开关和旋转编码器相结合的方式测量轿厢的位置,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基本满足电梯平层精度的要求。但轿厢位置是一个相对的计算值,当电梯出现钢丝绳打滑或者突然
塔中Ⅰ号构造带在构造样式、活动强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但分段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与成因仍不够明确,需要开展更深一步研究。本论文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
我国内陆和沿海地区广泛存在着饱和黏土。实践表明,以饱和黏土为地基的建(构)筑物会在工程竣工后产生较大的沉降,甚至最终会引起上部结构的损坏,这是因为黏土体在荷载的长时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LCH-III方案的疗效及LCH治疗预后,评估和分析LCH患儿的生存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步增大,与之相应的老年公寓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成为如今养老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类受到自然界生物运行机制和自然现象的启发,提出了一系列智能优化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因其具有简单、高效和鲁棒性等特点,在航天、军用、民用等领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烟花算法(Firework Algorithm,FWA)是一种新型的非生物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爆发性,并行性和良好的局部搜索能力。此算法自提出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改进并应用到不同领域中。目前,对烟花算法的研究还处于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是水稻三个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培育和推广抗稻瘟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2套来源广泛的水稻核心种质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中含有枸杞多糖、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作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