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2008年WHO淋巴瘤新分类标准中T细胞部分包括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成熟T/NK细胞淋巴瘤两大类,后者又包括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多个类型。T细胞淋巴瘤在全球都有发病,且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北美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异质性强,不同亚型临床表现各异,分型和诊断一直存在争议。相比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恶性程度更高,进展迅速,预后差,目前尚无针对本病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亟待新药的开发。葫芦素(cucurbitacin)是从葫芦科和十字花科中提取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退热、阵痛、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根据化学结构不同,葫芦素家族被分为葫芦素A到T共17个亚型。葫芦素B、D、E、I因抗瘤作用显著被广泛研究。其中葫芦素D与葫芦素I化学结构相似,仅有两处不同:一处不同是葫芦素D结构中C1与C2之间为单键,葫芦素I相应位置为双键;另一处不同为空间构型差异。具有抗癌活性的葫芦素可以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生长抑制和凋亡,分子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葫芦素抗肿瘤作用机制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所在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葫芦素D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发现葫芦素D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降低抗凋亡蛋白Bcl-xl和Bcl-2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本课题通过对比研究葫芦素D(cucurbitacin D,Cu D)和葫芦素I(cucurbitacin I,Cu I)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作用,分析其化学结构与抗癌机制的关系,为相关药物开发及T细胞淋巴瘤治疗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目的:比较葫芦素D和葫芦素I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的作用,分析其化学结构与抗癌机制的关系,为相关药物开发及T细胞淋巴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常规培养,每24~48小时传代,实验均使用对数期细胞。2 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检测法检测并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葫芦素D和葫芦素I刺激细胞,观察药物刺激组细胞对细胞形态的影响,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法检测细胞活性。3 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凋亡的影响:葫芦素D与葫芦素刺激EL4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及葫芦素D、葫芦素I刺激后EL4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PARP与Caspase-3活化及表达情况。4 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在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中对NF-κB p65活化的影响:葫芦素D与葫芦素刺激EL4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及葫芦素D、葫芦素I刺激后EL4细胞内NF-κB p65活化及表达情况。结果:1 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检测法结果显示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且葫芦素I对EL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葫芦素D(P<0.05)。2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使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加,且葫芦素I作用强于葫芦素D(P<0.05)。3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以抑制NF-κB p65活化,且葫芦素I作用强于葫芦素D(P<0.05)。结论:1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抑制小鼠T细胞淋巴瘤EL4细胞NF-κB p65磷酸化激活,活化caspase-3和PARP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2葫芦素I对EL4细胞抑制作用强于葫芦素D。第二部分 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 对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及T细胞淋巴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目的:比较葫芦素D和葫芦素I对人T细胞淋巴瘤Hu T78,Hu T102,MT-2,MT-4细胞,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作用,进一步评价葫芦素D和葫芦素I用于T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价值。方法:1人T细胞淋巴瘤Hu T78,Hu T102,MT-2,MT-4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常规培养,每24~48小时传代,实验均使用对数期细胞。2 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检测法检测并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Hu T78,Hu T102,MT-2,MT-4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葫芦素D和葫芦素I刺激细胞,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法检测细胞活性。3 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取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2~20m L,Lympholyte法分离淋巴细胞。4 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检测法检测并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葫芦素D和葫芦素I刺激细胞,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1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抑制人T细胞淋巴瘤Hu T78,Hu T102,MT-2,MT-4细胞增殖,且葫芦素I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葫芦素D(P<0.05)。2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抑制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P<0.05),而对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1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抑制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Hu T78,Hu T102,MT-2,MT-4及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葫芦素I作用强于葫芦素D。2葫芦素D与葫芦素I可抑制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而相同浓度刺激对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第二部分比较葫芦素D与葫芦素I对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及T细胞淋
其他文献
本文浅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简述不同学科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对比,重点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具体方法。
为得到渐开线齿轮传动系统在断齿毁伤情况下啮合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渐开线齿轮啮合力仿真方法。通过构造损伤后的齿轮三维模型,基于Hertz接触理论,采用AD
目的1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行性及有效性。2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常规保守疗法对淋巴水肿治疗的有效性,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3探讨超声
阐述了乙烯装置碱洗塔黄油生成的机理及危害,分析了温度、碱浓度、氧含量、进料组成、操作压力对碱洗塔操作的影响,并实施了相应的控制方法,保证了乙烯装置碱洗塔的长周期稳
<正>一、问题描述临汾联通乡镇区域开通了U900站点,但是由于现网互操作参数设置U900网络业务量占比较低,为了充分利用U900的资源,对现网U900和U2100的互操作参数进行了实验,
目的多中心调查苏州地区风湿科羟氯喹(HCQ)的应用情况及长期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苏州4家综合性医院风湿科(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被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本文根据盈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盈利质量的核心要素:盈利的可靠性、获现性和成长性。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
目的分析针刺为主干预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增加机体免疫及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结合西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肿瘤的第三位。近几年,我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自从2003年正式实施新农合政策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现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诉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新农合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