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网络中预编码和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0060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不提高发射功率和频谱带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并且带来了两大增益: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中继系统由于能够延伸通信的距离,克服阴影衰落,同样被引入第四代移动通信中。其中放大转发(AF,Amplify-and-Forward)中继由于处理简单,时延短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把MIMO技术和中继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而另一项关键技术-Femtocell作为提高室内信号覆盖问题的技术同样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它是一种低功耗,由用户安装的小型基站,在可以提高用户信号质量的同时,间接延长终端的电池时间,也大量节省了运营及维护成本。但是多用户系统带来系统增益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用户之间的干扰。预编码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作为有效抑制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的关键物理层技术,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多用户MIMO中继系统如何进行预编码的设计,以及在家庭基站(femtocell)网络中进行预编码(波束成形)的设计和功率控制。首先,本文考虑存在直传链路的多用户MIMO系统,以最小化均方误差(MMSE)为准则,受限于中继发射功率的限制,研究了中继预编码和目的节点接收机的设计,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中继预编码和目的节点的迭代表达式,最后通过迭代算法来联合优化中继预编码和目的节点的接收机。本文提出的方案与不考虑直传信道,以及其他的方案,如LMMSE方案相比,在均方误差(MSE)和比特误码率(BER)性能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接着,发射机很难得到完全的信道状态信息,因此总是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因此本文以多用户MIMO信道系统为模型,提出了基于信道估计误差的联合预编码的设计方案。把信道状态信息估计误差建模成随机高斯变量,以系统的平均均方误差为目标函数,以基站和中继的发射功率为限制条件,把原问题由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两个凸优化的子问题,并且得到基站和中继预编码的相应的闭式解。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与不考虑信道估计误差的联合预编码设计,以及基于信道估计误差的中继预编码相比,有更好的比特误码率性能。然后,预编码(波束成形)对干扰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波束成型和中继引入家庭基站网络中,进行相应的干扰管理。本文以总的发射功率为目标函数,以宏用户和家庭基站用户的均方误差为限制条件,通过理论推导,把问题转化为SOCP凸优化问题,并提出迭代算法,联合优化宏基站、家庭基站以及中继的预编码。仿真表明,当用户均方误差阈值升高,系统的发射功率会降低。多用户中继系统和多用户家庭基站网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在包含直传链路的多用户中继系统中,直传链路用户和中继用户之间的选择,需要设计相应的算法。此外在家庭基站网络中,引入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干扰管理也是有待研究的。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业务需求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为了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实现网络容量的扩充,异构蜂窝网络应运而生。异构蜂窝网络在传统
目前我国城镇建筑仅仅有23%节能,北方供暖热计量改革相对滞后。随着我国关于能源方面的政策不断的完善,对不同居室温度的控制和不同用户热暖计量已经越来越有必要。由于传统的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融合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展,使得有关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成为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重大内容。在新的应用场景下,由于存在多径传播和时变性,作为传播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人们对于在近距离处获取和分享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对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目前众多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之中,声波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方式由最初的鼠标键盘输入,发展到后期的触摸屏、智能手柄等辅助交互方式,而本文所研究的基于动作轨迹识别的游戏控制系统运用的是近年刚刚兴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三网融合产业的兴起,未来的P2P流媒体系统将面临高度异构的环境,对其节点选择带来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①由于不同用户终端的接入带宽不同,屏幕尺寸
稀疏表示(Sparse Representation,SR)在不同领域都有很多的运用案例,在信号处理方面最主要的应用就是从大量的繁杂信号以不同的要求提取出重要的元素。稀疏表示理论放弃了香
雷达系统仿真在雷达分析、设计与研制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功能仿真和信号仿真为代表的雷达多分辨率建模方法受到重视,它可以为不同的仿真需求提供不同分辨率模型,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宽带无线业务的剧增直接导致空中的频谱资源愈加紧张。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挑战性课题之一。从高阶调制,到时下流行
长波具有传播稳定,可实现远距离传播;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且穿透能力强的特点,所以成为一种岸基对潜通信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在岸基对潜水器通信中常使用30Hz~30kHz频段内的电磁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