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人员利用以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孢子或菌丝形态变异或生物抑制为指标的生物活性检测模型,从土壤真菌的代谢产物中筛选抗真菌和(或)抗肿瘤活性性质.通过对151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3082株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筛选,得到5株活性稳定的真菌(38,131,100-3,P7和99-1).经鉴定:38号菌株为泡盛曲霉,131号菌株为微紫青霉,100-3号菌株为产紫青霉,P7菌株为多色青霉.利用物质分离和活性检测同步进行的方法,对38、131、100-3和P7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得到7个活性化合物.利用现代的各种波谱学方法,特别是在确定未知化合物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NMR技术.和MS技术鉴定了这个7个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和部分立体结构.化合物(6)和(7)能使稻瘟霉孢子严重变形,化合物(2)和(5)能够抑制稻瘟霉孢子芽管的萌发,化合物(1)、(3)和(4)在较高浓度时抑制芽管萌发,在较小浓度时芽管能正常萌发,但菌严重发育不良.同时还考察了它们的抗真菌、抗氧化、组胺释放抑制活性.化合物(2)、(3)、(5)和(7)对病原真菌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和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具有抑制作用.化合物(5)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和(5)对组胺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