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j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方法,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本文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的动力特性的不同,利用神经网络的鲁棒性、容错性和泛化能力,以平面桁架和立体桁架两种桁架为例,采用三步法确定出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模态频率、模态振型),构造出一系列的损伤指标,并对这些损伤指标进行数学推导,研究它们与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关系,为神经网络损伤识别不同阶段输入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了使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成为可能,引入了子结构的概念。避免了将结构损伤指标一次性输入网络进行训练时,因为向量维数太多,导致网络不收敛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引进了多重子结构的概念。在识别出损伤杆件在某一子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结构特性,再将损伤的子结构细分为不同的子结构,从而使损伤的范围进一步缩小。(3)运用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桁架结构多重损伤识别方法,把损伤识别分为三步,首先将杆件损伤引起的标准化的频率变化率及标准化的频率变化比分别输入概率神经网络,进行损伤杆件所在子结构的判定,并对两种指标输出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将杆件损伤引起的归一化的损伤信号指标和组合损伤指标分别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损伤杆件所在具体位置(编号)的判定,同时对这两种指标输出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将定位出的损伤杆件引起的频率平方的变化比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运用三步定位和定量法进行神经网络损伤识别,有效降低了一次性网络输入数据的规模,减小了计算量,缩短了网络训练时间,提高网络识别精度。(4)引入了以结构部分振型代替结构完整振型进行损伤具体定位的方法,并以复杂立体桁架为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钢箱系杆拱桥具有跨越能力大、受力合理、动力性能好、桥面至梁底结构高度小、美观大方、施工对交通干扰小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公路桥梁以及市政桥梁中,它的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混凝土筒仓作为储存散料的构筑物,因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容量大、便于机械化作业且环保经济5大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贮存粮食、矿物、建材等。近年来为适应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注重对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材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盒式结构能显著节省用材,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说意义重大。盒式结构是由网格式墙架和网格
预应力区域约束混凝土梁是在钢筋区域约束混凝土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型梁型式。  预应力区域约束混凝土梁由于不同于一般的箍筋布置形式,采用由纵筋和箍筋组成的约束钢筋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工业石膏为墙体的装配整体式空间钢网格盒式成束筒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主要由横向钢—混凝土协同式组合空腹夹层楼盖及竖向单层钢网格
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由薄壁板材、冷弯薄壁型钢(包括薄壁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混凝土的存在,提高了薄壁构件的局部屈曲承载力和抗火及防腐蚀性能;薄壁型钢的
本文主要对3根试验梁进行分析(共设计7根),植筋深度均为20d=500mm,试验材料均相同。首先对一根植筋梁进行静力试验,得出试验梁跨中段在同时承受弯矩和剪力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
超细细晶粒钢筋是我国新研究开发的采用控制钢筋轧制温度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细晶粒钢筋,它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的特点。本文主要进行了超细晶粒钢筋(500 MPa与400 MPa级两种)的材料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同时具备了钢骨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特点。有关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受力性能的试验及研究成果尚不见多,本文设计4个钢骨混凝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