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阶段,能源应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产物,其能源结构的合理与否和能源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能源的发展方向,在城市里充分利用高效的节能措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冷却塔免费供冷技术作为空调系统在过渡季和冬季的节能途径之一,近些年来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首先,本文在查阅整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冷却塔供冷系统的原理及系统形式进行了简单的陈述;介绍了冷却塔供冷系统中主要设备的运行特性;并分析了该技术的适用条件,包括建筑物的类型、室外大气气候参数以及负荷特性等。其次,以某实际项目(贵州某机场)作为依托,利用De ST模拟软件对依托项目的空调负荷进行了全年逐时负荷模拟,计算得到,夏季冷负荷峰值为11429.46k W,冬季热负荷峰值8562.39k W;在对负荷分析基础上,对某冷却塔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针对冷却塔供冷系统,室外大气的湿球温度越低、冷却塔运行的流量越小,系统的节能效果越好;此外,对贵阳过渡季4、5月份1464个小时的室外湿球温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当室外湿球温度小于等于14℃时,理论供冷小时数共计有640小时,占比43.72%,当室外湿球温度从13℃提升到14℃,理论供冷小时数增加183小时,增长率高达12.50%。可见,提高切换温度,可以大幅增加供冷时数,这也说明在空调在全年运行中,冷水机组停开的时间在延长,由停开机组带来的节能效益也越明显。因此,在供冷效果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较高的冷却塔切换温度可以延长供冷时数,更好地发挥其节能潜力,因此,确定了本依托项目的切换温度为14℃。同时,针对本依托项目进行了节能改造,计算并分析了其节能效益,为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针对贵州省4个气候分区选取4个代表性城市(贵阳、遵义、威宁、兴义),对其切换温度和供冷时数进行了讨论,得到该城市全年总理论供冷小时数、每月理论供冷小时数及理论供冷小时数占全年及各月比例情况;另外,针对贵阳、遵义、威宁、兴义4个城市分别以4℃、9℃、14℃为切换温度分析四个城市全年8760小时的室外湿球变化情况;当以14℃为切换温度时,对于贵阳、兴义、遵义、威宁四个城市过渡季总供冷时数分别为2175h、2232h、2339h、3858h,其中威宁占有绝对优势。这些数据为冷却塔供冷技术后期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