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乳腺癌证候调查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ndre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不同证型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族史、肿瘤分期、病理分型、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的关系,初步探讨乳腺癌不同证型发病状况与其相关性。  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住院部符合标准的乳腺癌患者102例,所有数据使用MS Excel和SPSS21.0软件处理。  结果:①发病年龄及高发年龄段:最小在25岁,最大在83岁,平均为(58.38±12.04)岁,其中(50-59)岁的发病率最高;  ②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乳腺癌患者Ⅱ期占39.2%,Ⅲ、Ⅳ期为27.5%;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病理类型,发病率为83.3%;  ③证型分布:分析可得出8个证型,痰瘀互阻证(33.3%),气血亏虚证(22%),肝郁脾虚证(14.7%),正虚毒瘀证(11.8%),肝肾阴虚证(9.8%),肝郁气滞证(2.9%),气阴亏虚证(2.9%),肺脾气虚证(2%);  ④证型阶段变化:初期是肝郁气滞证,正虚癌毒证(癌毒偏盛,正虚不显);中期常见痰瘀互阻证、肝郁脾虚证;晚期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亏虚证;  ⑤浸润性导管癌证型分布:痰瘀互阻证、气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是常见证型;  ⑥三阴性乳腺癌证型分布:102例患者中有14例三阴性乳腺癌,其中痰瘀互阻证(42.9%),气血亏虚证(35.7%),肝郁脾虚证(14.3%),正虚毒瘀证(7%)。  结论:通过对102乳腺癌患者分析,得出8个证型,其中痰瘀互阻证(33.3%),气血亏虚证(22%),肝郁脾虚证(14.7%),正虚毒瘀证(11.8%),肝肾阴虚证(9.8%),肝郁气滞证(2.9%),气阴亏虚证(2.9%),肺脾气虚证(2%);不同阶段及病理类型有不同证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比较中西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性早熟女童终身高及初潮年龄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学位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华蟾素治疗葡萄膜炎的免疫效应。方法:对筛选2003-2007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眼科诊断为葡萄膜炎的6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41眼,静脉点滴华蟾素,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辩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30例43眼,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辩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以两组患者总疗效、视力、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荧光血管造影为观察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