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露天矿生产能力方案通常分别从技术、经济和资源等因素考虑,结合决策者经验来制定。但因忽略了矿体赋存特征差异对生产能力决策的影响,容易引起浪费投资、矿山生产效率不高和整体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因此,针对矿体赋存特征差异,建立露天矿生产能力规划模型,是露天矿生产能力决策的基础工作。本文系统地总结当前矿产资源规划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露天矿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对象的特殊性,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影响因子系统。基于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分析,遵循矿产资源开采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优化矿山生产成本主控因素与矿山年产量函数关系的方法,进而建立了露天矿生产能力规划模型,讨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反映矿体赋存特征对矿山年开采量合理分布的影响,减少确定模型参数的主观随意性,也为探讨具体矿山开采量的合理分布规律提供了方法途径。将本文所建立的露天矿生产能力规划模型,用于乌龙泉矿生产能力的规划和决策分析中,考虑了矿山产品价格变动影响,探寻该矿0~+43m开采范围内矿产资源开采量的变化规律,确定该矿生产能力规划模型参数为:a=7923.145,b=-141.569,c=0.781。最后结合乌龙泉矿现有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遵循设备投资投入最小原则,确定该矿山生产能力方案为:第一阶段(第1年~第15年)生产能力为240×104t/a;第二阶段(第16年~第30年)的生产能力为350×104t/a。通过乌龙泉矿生产能力的规划与决策工作,验证了露天矿生产能力规划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