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技术使当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引起人们思想行为方式上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明确地从网络信息技术形态与思想行为方式互动关系入手,对网络信息技术形态、人的思想行为方式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这些研究与提炼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探讨Web 1.0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Web1.0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出超文本互动百科全书的特征。其数字化技术使互联网信息资源与信息功能具有普遍适用性,分布式技术使互联网具备结构上的平等性,给信息对等交换创造了条件,超文本使互联网信息内容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以跳跃性的顺序呈现。通过使用超文本网络百科全书,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出现了一些技术性特点。人们倾向于跳跃性、并发性的阅读思考,记忆与认知方式更加发散与多元。人们通过计算机的屏幕参与信息互动,这种公共性、开放性的“在线”场景造成“身体缺场”而“心灵在场”的局面,线上的人们表达出与“线下”相对独立、自成风格的“夸张型”个性特征。人们易于按“网”索骥,使精神产品更大程度上实现共同享有。组织以松散的“积木型”结构而不是紧密咬合的“机械式”结构组成,在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成员的灵活性。人与人之间用“网络围观”在虚拟的关系中生成真实的、软性的影响力。人们用偏爱“唱反调”的破坏性表达方式,加速改造文字、话语,构建破坏与创造并行不悖的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特点予以积极回应,在互联网上建设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集资源库、留言板、展示窗的功能于一体,强化了指引把关、互动交流等手段,彰显了鲜明的特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把握顺应“网络人”教育对象的技术特质,用信息化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巧用技术优势提高教育载体的吸引力,坚持兼容并包释放教育辐射力,还要注重心理调适促进教育对象的人格完善。二、研究探讨Web 2.0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Web 2.0是1.0的演化与发展,其技术特征综合表现为共享共建的信息互动平台。其技术导向强调人脉聚合与人际协同,扩大了网络实践的覆盖面与参与度;推动更多的网站以个性化的框架搭建,使人成为互联网的主角;强化网站的实用功能和感染力,使技术易于普通人使用,以完善人们的网络体验。随着这种技术形态的应用,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网络人际互动的丰富,人们的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在“网上”“网下”场景交替中开始融合,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形象在快速流动的网络交往中逐渐鲜活、立体起来。人们展现自我崇拜、力求完美的个性,在网友关注中获得自我释放的极大满足。通过自发协调的方式在网络上组织起来,大众的智力资源整合起来成为集体智力优势。“盈余”的微小资源与力量积少成多,形成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人们自下而上、自发而为地用辩论释放自身的网络影响力,互联网扩大了少数意见群体的舆论力量,使人们在网络上“喧哗并沉默”着。根据这些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博客、头条、百科、视频等渠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丰富与拓展,使之成为多维、多元的立体教育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感染力。三、研究探讨web3.0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趋势。web3.0阶段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其技术特征是构建智能化网络世界。它的泛在化使网络实践在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上更加深广,触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它的拟像化使“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将实物与信息融合,网络世界开始全面模拟现实,与现实世界相互交叉延伸,扩展了人们的存在时空。它的智能化向着信息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广泛运用,彰显出信息互动的深层含义。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受到新技术的影响,体现出一种大融合的态势。人的“在线”生存空间与现实生存空间融合接轨,生存场景的有形物理边界与无形信息边界逐渐融合交叉,对物的“共用”与“共有”两种享有方式融合共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将与这些特点相适应,成为融入现实生活的智慧教育窗口。现阶段,智慧教育窗口主要开通了微信、微博、“慕课”平台等形式,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思维变革,包括实现泛在化、个性化、综合化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研究,提倡塑造创新精神等。四、综合思考和探索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网络信息技术进步的过程,技术功能逐渐从内而外辐射、渗透出去,从信息交换、人际交往走向万物互联互动;技术的适用领域不断跃迁、扩散,其他产业受到信息技术辐射而极化、吸引、聚合,形成产业集群;技术演化的“冷却期”、“空窗期”较短,不断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对设计进行指导与修正,以保持技术的新鲜感;技术系统的多个层次的互相联动、翻新,使人工智能等细化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信息技术从整体上焕发新的内在活力。思想行为方式的演进,实际上就是“硬”技术操作的程序、规范逐渐行为化、经验化,以一种文化的方式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过程。虚实融合使网络实践中的人具有立体感,拓宽了人类实践的新时空、新场域。去中心化打破人际关系的等级制,利用结构优势创造人们的集体智慧。弹性反应改变社会给人带来的机械安排,使人留有更大的自主选择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信息技术,突出体现了隐含化、虚实结合、分众化、感官增强、反馈调节等特点,使用化整为零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塑造网上网下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用“量身定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以交互呈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网络互动中加强、改进教育双方的联系。五、分析总结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通过三个技术演变阶段的分析梳理,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普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主要动力是需求的深化,也就是信息需求、教育需求的深化契合,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新技术、新载体、新手段的要求,也包括网络空间、网络世界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呼唤。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信息依赖到信息自觉,再从信息自觉向信息智慧的两次转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转换中进行了强化,形成了教育资源聚合优化、思想动态分析研判,以及信息能力与信息素质相互适配等功能。六、探究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不同于很多其他工具技术的结合方式,它作用于活生生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机械性套用,而是根据教育需要实施应对策略。合理运用技术矫正宣传教育的“技术失语症”,有助于疏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渠道;巧妙运用技术与艺术融合,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妥善应对思想领域面对的技术挑战。这些教育策略符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与历史经验,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针对性与有效性,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环境。
其他文献
<正>一、问题提出近年来,财务学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跨学科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其中之一是"文化与财务学(cultureandfinance)"的交叉与融合,具体体现为探讨世界各国文化背景
<正>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此外,会计盈余被许多政策、法规和契约直接或间接地
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规划阶段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中应进行的工作、注意的问题,进行
本文分析了连锁药店的发展现状,结合医药行业的特点和连锁企业管理的要求,按照GSP规范,构建了一个基于WebService的连锁药店管理系统,实现了异地连锁店的网上订购、订单查询
水工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性能指标很多,主要有力学强度、变形性能、孔隙率等。影响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因素较多,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重点分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特定护理干预。
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平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实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平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来自制造业企业的193份有效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ras、抑癌基因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6例乳腺癌,8例乳
戏曲表演向来讲究唱、念、做、打,这是戏曲演出公认的基本训练.其中每一项都有承袭已久的规范表演、程式,程式性作为戏曲表演的显著特征,具有规范性的基本固定格式.
程式是什么?是法式、规程。就戏曲而言,它是塑造舞台形象的特殊语汇,是经过对生活的概括、提炼、美化而成的一种严格的技术规范。我国戏曲,从上古开始萌芽,经汉唐宋金形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