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qlhh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项目持续大额顺差是当前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体现。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常项目一直保持着大额的顺差,盈余额由1994年的69.08亿美元,升至2006年的249,865亿美元。从结构上看货物贸易主导经常项目的走势是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近十年以逆差为主;收益差额以逆差为主,近三年转为顺差并且数值有所加大;经常转移账户持续顺差。中国经常项目大额顺差的持续存在,不但加大了国内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而且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导致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分成四派,他们分别是:人民币汇率低估论、基于要素禀赋的国际分工定位论、储蓄——投资缺口论、和全球经济失衡引致论。本文分别对这四类主流观点学说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详细评述,比较其对中国经常项目状况的解释能力。并从中国的数据出发,应用基于这些理论构建的实证模型——VAR模型,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项目顺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中国经常项目失衡的调整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调整中的一环,只有通过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贸易失衡问题。本文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建议:要妥善处理巨额顺差,加强国际合作是关键,重视进口,同时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合理利用外资,增强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内需、推动国内消费。使中国经济在内外均衡的环境下,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当代社会地方性知识日益凸显,教育组织场域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地方教学型大学通过本科教育在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地方性知识的开发与传授,可以找到一条既区别于
本文运用过程方法原理,从安全目标、生产过程、资源管理、过程的监视、持续改进等方面阐述如何控制,以达到实现安全管理的目的.
始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在快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宏大的人口流动现象。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乡土,寄居城市,在生产上实现了从传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前期、进行性起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学机制非常复杂,大脑皮质和脑边缘系统(主要是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
当前城市配电网采用的电缆线路,馈线上设置的联络开关较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线路的适应性,降低了线路成本。该种类型的配电网线路较多,在电路发生故障后能提供多条备用线路,
自2006年中国股市一路飙升,充分活跃了股票市场,掀起股市投资的热潮,与此同时,也加重了市场上的投机因素和市场的动荡。此时,推出股票指数期货的现实意义自然极为重要。股票
阐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在应用RFID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以及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相比较的优
采用羟基乙酸和甲酸的混合有机酸,进行两步清洗法对某亚临界汽包锅炉发电机组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后对关键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清洗质量符合DL/T 794—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
虽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的原因,土地资源仍旧处于紧张的状态,因此必须加大对土地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推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进程,只有这样我国的土地
适应了现代人的“移动生活”,微传播已成为当前的主流传播方式,以微信为载体的微传播通过碎片化的内容、便捷的传播渠道,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微需求”。如今手机已成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