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3+取代和ZnO掺杂对KNN-LS-BF无铅压电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新组元、离子取代和助烧剂在改善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致密度和性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BiFeO3和BiCoO3能够有效地改善KNN基陶瓷的压电性能,因此结合离子取代原则,本文在 KNN-LS二元体系上添加新组元BiFe(1-x)CoxO3。另外,由于ZnO在降低陶瓷烧结温度方面效果明显,因此本文还添加ZnO作为烧结助剂以降低KNN-LS-BF陶瓷的烧结温度。实验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对上述陶瓷体系的相结构、显微组织与电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系统研究了Co取代量和烧结温度对KNN-LS-0.002BiFe(1-x)CoxO3无铅压电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压电性和介电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增加,陶瓷出现了两相共存的现象,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陶瓷具有很好的铁电性和温度稳定性;随着烧结温度升高,陶瓷的晶粒生长和致密度得到改善;Co取代量为0.2,烧结温度为1020℃的陶瓷样品性能达到最佳,其主要性能参数为:d33=282pC/N, kp=49%,Qm=33,εr=1396,tanδ=2.56%,Pr=20.9μC/cm2,Ec=1.56kV/mm。  其次,研究了BiFe0.8Co0.2O3作为第三组元对KNN-LS无铅压电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压电性和介电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陶瓷样品均为ABO3型的钙钛矿结构,随着 BiFe0.8Co0.2O3掺杂量不断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居里温度逐渐降低,陶瓷表现出弥散特性。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强总体呈下降趋势。1030℃下烧结时,成分为KNN-LS-0.004BiFe0.8Co0.2O3陶瓷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优,其主要性能参数为:d33=268pC/N, kp=52%,εr=1366, tanδ=2.11%, Pr=20.4μC/cm2, Ec=1.16kV/mm。  最后,系统研究了ZnO掺杂量和烧结温度对KNN-LS-BF-xZnO无铅压电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压电性和介电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ZnO与KNN-LS-BF完全固溶,Zn2+进入晶格首先取代B位的Nb5+离子,然后取代A位的Na+离子,晶格发生畸变,在x=2.5附近出现准同型相界;ZnO使三方相-四方相的转变温度逐渐升高,降低了陶瓷的温度稳定性;随着烧结温度不断升高,陶瓷样品的晶粒细化;ZnO掺杂量为1.5%mol的KNN-LS-BF-xZnO陶瓷在1010℃下烧烧结时得到最佳综合电学性能,其主要性能参数为:x=1.5时,d33=294pC/N,kp=50%,Qm=27,εr=1409,tanδ=2.58%。
其他文献
该研究利用组织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微衍射(μ diffraction)、示差扫描量热(DSC)和硬度测量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典型失稳分解合金系Cu-Ni-Fe系中等体积分数合金45Cu-30Ni-25Fe(a
该论文对煤中氯的赋存状态和燃煤形成有机氯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用逐级浸提法分析六个煤样中氯的赋存状态;水溶态的氯占30.30%~60.68%;离子交换态的氯占1.30%~11.09
黄墩蚁是松嫩草原分布较广、数量最多的大型土壤动物.该论文于98年3月--98年11月在吉林省长岭种马场对黄墩蚁的种群动态及其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表明黄墩蚁在羊草草原
该文以茂名市城区(包括小东江过城区河段)水污染控制系统作为研究范围.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了茂名市主要水污染源现状和小东江水质现状;利用小东江容量计算结果,结合新修订的
学位
该文利用SiO玻璃具有易近成型、致密及各向同性良好的特点,提出通过SiO玻璃与金属熔体间的反应合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思路,克服了长期以来在研究和合成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时
因家庭突发变故,急需在朋友圈筹款30万元,计划向300人每人借1000元钱,以后我会一个个还……此后经年,我会做一个感恩的人."4年前,在父母接连发生意外后,陷入困境的河南女孩张
期刊
生命的维持与血液的流动是分不开的,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都需要正常的血液流动。血液流量的减少以及红细胞在血液运输过程中一旦被堵塞可能造成机体的死亡。因此研
学位
本文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及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淬火45钢、201奥氏体不锈钢、单晶硅基体表面沉积CrN薄膜和CrWN2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工艺参数对于薄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