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淋巴化疗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可行性。   方法:动物实验和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实验用家兔46只,6只做淋巴造影,通过后腿部淋巴管泵入造影剂,X线摄片,观察全身淋巴管显影。另40只家兔分两组,阿糖胞苷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各随机分10只实验组(淋巴管给药)、10只对照组(静脉给药),给药后不同时点取外周血和淋巴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药物浓度。采用X2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另取淋巴结、心、肝、肾、胃、脑、肺送检病理。检索中文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比较肿瘤治疗中淋巴化疗与静脉化疗的疗效差异以及相关的动物实验中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差异。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6只家兔造影成功5例,成功率83%。两组药物在淋巴结中的浓度,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淋巴结病理可见充血、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萎缩及淋巴细胞凋亡等;对照组淋巴结几乎无改变。文献资料共纳入6项研究,合计261例患者,40例实验动物(家兔)。结果提示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低于淋巴化疗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文献资料中淋巴化疗的缓解率无差异(P>0.05)。   结论:淋巴化疗在淋巴系统内药物浓度高,优于静脉给药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白细胞介素1以及白细胞介素6在LDH中医证型中肝肾亏虚型和气滞血瘀型退变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找出IL-1、IL-6与LDH中这两种中医证型及病程长短可能存
目的:本实验通过复制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观察大黄素对重症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中IL-33、淀粉酶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对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和IL-33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