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让学生适应这门新课程,成为教育界当前认为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如何与中学具体学科结合,拓展研究性学习的资源,高效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这是广大师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利用地方史资源,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作为课题,试图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利用地方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地方史资源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提出一些构想。 本文认为利用地方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地方历史中的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主要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结合国际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资料,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便于操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激发其进取精神。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访谈和征求专家意见,结合地方史的特点编制成调查表。通过对重庆市三所学校两个年级12个班596名学生的调查及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学生对利用地方历史资源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同度较高,基本具备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2)研究性学习水平存在年级差异,并随年级的增加而上升。(3)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计划性、人际沟通等方面水平高于男生,而男生在独立学习、克服困难等方面水平高于女生。(4)学生中的优秀生、困难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优秀生水平明显高于困难生。(5)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在利用地方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水平总体上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