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疆域和政区变迁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教学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明确的要求。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投入使用后,疆域和政区知识的教学地位得到提升。与旧版人教版教科书相比,统编版教科书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边疆形势都进行了重点介绍,而行政区划的变迁也涉及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教学内容。为了了解当前上海市高中历史课程中疆域和政区知识的教学情况,笔者对部分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相关数据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疆域和政区变迁的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但学生难以把握变迁的趋势和特征,造成知识的碎片化,不利于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其次,形势图在疆域和政区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教学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再次,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疆域和政区知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本文基于调查结果,对统编教科书中有关疆域和政区的内容进行整合,构建系统的教学框架,梳理变迁的趋势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分析。然后以教学分析为基础,探讨了运用形势图进行疆域和政区教学的策略,同时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疆域和政区知识所需要树立的教学理念。最后,为了研究疆域和政区变迁的实际教学运用,以上述教学分析和理论研究为支撑,设计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并对疆域和政区变迁的教学成效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体制发生了转化,出现了公民办小学并存的现象。民办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是其中之一。相较于公办学校,民办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自己的特色,但目前关于其研究还不多。为此,本研究将从自主性专业发展路径和组织性专业发展路径两个维度对民办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并对民办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若干针对性建
议论能力,是指一种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并尽可能使人信服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议论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发表独立的见解。而小学阶段是儿童议论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三至五年级学生书面议论能力的总体发展状况,剖析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差异及特点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本研究关注的是用书面表达的方式来评价小学生的议论能力,围绕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但是具体到课程领域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研究还很有限。语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目前小学生的母语学习,阅读课程在我国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知识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新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与课堂观察,对小学语文新手教师的阅读教学知识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回答以下的问题:小学语文新手教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歌唱课堂也是音乐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课型,但其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等待研究者去开发和探究。本研究的题目为“CM”教学法在小学三年级歌唱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是探讨“CM”教学法在歌唱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和适用性,总结“CM”教学法在小学三年级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观察学生的歌唱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希望总结出一些歌
敦煌遺書中存在許多和僧團教育相關的文獻,其中有較多內容類似的佛教入門讀物,本文選取“三科文”這一代表性的文獻,通過對其整理、錄文並校對,從而分析對比《小乘三科》、《大乘三窠》和“其他三科文”這類佛教基礎讀物的異同,並對它們以及其相似性文獻進行分析。本文首先對敦煌遺書中的《小乘三科》進行梳理,其內容形成複雜,相似性的文獻大致爲《法門名義集》、《大乘中宗見解》和伯3861號6《三窠法義》。《小乘三科》
教师、学生和环境这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堂,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踏入小学校园,对于课堂中的规则、纪律等尚未形成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加上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因此课堂中出现问题行为是很常见的。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形成课堂规范的意识,他们在课堂中就很容易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所以让教师提高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综合运用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把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抽象表示为一种数学公式,即数学模型。2011版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中,提到了模型思想。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是数学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有必要了解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测验法、访谈法这三种研究方法,主要研究
综合性艺术表演是在音乐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思路,包含了律动、音乐游戏、儿童歌舞表演、集体舞、简单的儿童歌舞剧、音乐剧、戏剧及曲艺等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音乐学习效能。它也是《全日制义务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罗列的重要内容条目。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并列举相应策略指向的部分教学模式。研究有利于彰显音乐课程的特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有利于音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以儿歌、古诗词、寓言故事、历史神话传说等作为载体进行传播,而“小古文”更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所谓“小古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文言文,但是是指那些篇幅短小、浅显易懂、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易文言文。在本文中所采用的“小古文”概念,并非是文体概念,而是一种从教学论出发的教学概念。小古文中的“小”,首先体现在篇幅短小,另一方面是指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小”,所以说“小
“感兴”理念简单直述,即在书写过程中将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代入主观写作中去,由客观对象引发主观情感再创作的“高峰”过程,其特点是突发性和偶然性。“感兴”在书法经典作品中,通常是通过文辞内容的陈述进而流露情感于章法。章法变化是通过语义情感转化而产生,也有类似“临时起意”的书写,是基于高超的技法之上,利用书法作为载体对于某种情愫的表达,往往是借某种特别的兴致如酒兴。“书法自觉意识”所带来的对于书法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