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并分析其与人群疾病的关联,本文利用采样器采集了2014~2015年的大气颗粒物,同时收集同期南京市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物及气象数据,对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高纯锗γ谱仪对颗粒物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医院提供的疾病数据,对大气污染物与上呼吸道感染门诊量进行了关联性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期间南京市6个监测点及南京理工大学采样点的PM2.5和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超过国家标准二级浓度限值0.43-1.26倍和0.18~0.53倍,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在18%和8%以上。PM2.5和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浓度最高出现在1月,最低在7、8月,各个季节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冬>秋>春>夏。(2) PM2.5、PM10与CO、NO2、SO2均呈良好正相关关系并在不同季节相关系数有一定差异,表明其来源包括汽车尾气、燃煤及化工厂的废气排放等。气象因素中,气温、降水和风力均与PM2.5和PM10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PM10呈一定负相关关系,与PM2.5呈一定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PM2.5浓度最大值出现在相对湿度为70%-80%附近。(3)大气颗粒物中主要包含6种放射性核素,其浓度由高到底排序为:I-133>Ba-131>K-40>Bi-214>Pb-214>U-235。放射性核素浓度下雨时低于不下雨时的,表明雨水的冲刷对于放射性核素具有一定湿清除作用;放射性核素浓度在颗粒物污染状况严重时也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其产生过程与大气颗粒物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关联而导致的。(4)研究期间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患者共计26916人次,男女比例为1.65:1,年龄(小于65岁和大于65岁)比例为7.67:1,门诊人数呈现一定季节性和周效应。门诊量与大气污染物显著正相关,与气温、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总体上男性和小于65岁的人分别比女性和大于65岁的老年人对大气污染物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