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纳米刀消融实验用小型猪肾脏后对肾脏长期影响的变化,分析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实验用巴马小型猪10头,随机选取6头猪进行编号,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每头猪一侧肾脏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按术前计划采用CT导向经皮穿刺技术将纳米刀消融探针置入肾实质内预定治疗区域,而正常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在实验组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后,分别于消融术后即刻、2周、4周、8周、16周行双侧肾脏CT灌注成像,分析计算各个时间点肾血流灌注参数,包括肾实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最大增强值(PE)、达峰时间(TTP)。比较不同时间点两侧肾脏实质灌注参数差异。剩余4头实验用猪采用抽签法每头猪随机选取一侧肾脏,采用CT导向经皮穿刺技术将纳米刀消融探针置入肾实质内预定治疗区域进行消融,分别于消融术后即刻、2周、4周、8周对每头实验用猪行腹部CT增强扫描,并于每次扫描后随机处死1头实验用猪进行病理分析。第16周时将所有剩余实验用猪处死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0头小型猪均穿刺并消融成功。随机选取的6头猪各个时间点每头猪均成功行CT灌注成像。消融后即刻实验组BV、BF、PE值均低于对照组,TTP值则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2周、4周、8周、16周实验组BV、BF、PE及TTP值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分析证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4头猪CT增强扫描示术后即刻每头实验用猪肾脏消融区域均可见局限性强化减低,病理可见肾小球结构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血管及肾小管结构大致完整;术后2周、4周、8周CT增强扫描示消融区域与未消融区域无明显差别,均未见集合系统损伤;病理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再生。结论经皮纳米刀肾脏消融术后,急性期可降低消融区肾脏血流灌注指标,消融后2周消融区血流灌注情况即可恢复,纳米刀消融肾脏对肾血流灌注的影响是暂时且可逆的。组织学分析可见肾脏损伤随时间延长逐渐修复。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作为消融肾脏肿瘤的一种微创介入方法应用。
其他文献
甲壳动物的免疫机制不同于脊椎动物,仅具有先天性免疫系统。抗菌肽是一类具有天然抗菌活性的生物多肽,在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抗菌肽在甲壳动物中的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人类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膀胱癌也是泌尿系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癌症协会统计,在2006年膀胱
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教学出题、科研解题、成果育人"相统一,创新教学理念;坚持"专家把关、团队协作、个性发挥"相结合,优化总体设
<正>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⑴。内瘘针滑脱作为血透治疗过程中护理不
近年来临床上研制的中药注射剂既对某些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又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本文对丹红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加以剖析,并探讨一些可消除或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作为5年生存率很低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相对研究较少且诊断困难。我们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2年数据结果发现,全世界食管癌新发病例是位列最常见恶性肿瘤第八
为了维护学生健康,围绕中国学校卫生法规建设,归纳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回顾了中国学校卫生法规的沿革,分析了学校卫生法规与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为分析其抗震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其简化分析模型,在验证该简化模型合理有效的基础上,建立了某十层高强钢组合偏
非牛顿屈服应力流体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方法来对屈服应力流体进行模拟研究。首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