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上肢透析相关周围神经病(DRP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上肢DRPN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共22侧患肢,其中对2侧患肢行单纯正中神经减压术,对20侧患肢行正中神经联合尺神经减压术。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肌电图,询问患者患肢麻木、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6处(6/42)切口出现愈合不良,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0±4.5)个月(6.0~20.0个月)。肌电图复查结果显示,正中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46.3 ± 3.1)m/s]和动作电位波幅[(9.2± 1.6)mV]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7.5±1.8)m/s、(7.7±1.1)mV,均 P<0.05],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47.7±2.8)m/s]和动作电位波幅[(10.1±1.9)mV]也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7.8±2.4)m/s、(7.7±1.6)mV,均 P<0.05]。尺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45.0±3.6)m/s]和动作电位波幅[(9.2±2.1)mV]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6.4 ± 2.9)m/s、(6.9±1.2)mV,均P<0.05],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45.8±3.2)m/s]和动作电位波幅[(8.6±2.5)mV]也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40.1±1.6)m/s、(6.2±1.3)mV,均 P<0.05]。至末次随访,15 例患者 22侧患肢的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16侧(16/22)患肢的麻木症状得到缓解,18侧(18/22)患肢的运动功能障碍得到缓解结论长期透析患者易于发生多发周围神经卡压,可被称为透析相关周围神经病,好发于上肢,且并不限于造瘘侧。初步推测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上肢DRPN的有效方法;同时诊断明确和术中神经彻底减压是保证疗效的关键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减压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侧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发性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组(特发组,20侧);糖尿病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糖尿病组,26侧);透析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透析组,22侧),所有患者均行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采用BCTQ症状及功能评分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对三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术中所见糖尿病组神经病变范围更广,特发组与透析组神经病变范围较局限。2.BCTQBCTQ症状及功能评分,三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较术前改善程度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三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较术前改善程度在三组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透析组与特发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糖尿病组(P<0.05),透析组与特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4.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糖尿病组腕横韧带弹力纤维减少,透析组腕横韧带淀粉样变性。5.三组患者血β2微球蛋白定量分析显示透析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透析组升高,与特发组、糖尿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特发组发生率为5%(1/20),糖尿病组15.3%(4/26),透析组为18.1%(4/22),三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糖尿病组与透析组切口并发症无差异,均高于特发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腕横韧带弹力下降有关。透析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腕横韧带淀粉样变性有关。显微减压手术治疗透析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糖尿病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与特发性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均可获得满意疗效。特发性和透析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术疗效优于糖尿病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可能与后者的神经病变范围更广有关,因此手术减压范围要更大。糖尿病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和透析相关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术后切口并发症更为多见。目的对比尺神经皮下前置术与肌下前置术治疗透析相关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集37例透析相关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23例双侧,14例单侧,共60侧尺神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皮下前置组30侧,“Z”字形肌下前置组30侧。对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患肢制动时间、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皮下前置组手术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均显著短于肌下前置组。按尺神经修复后功能评定标准,皮下前置组术后优良率86.7%优于肌下前置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皮下前置组伤口愈合不良率低于肌下前置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皮下前置组皮下血肿发生率少于肌下前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透析相关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行外科治疗,尺神经皮下前置术与肌下前置术均可获满意疗效。但皮下前置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因此更适合透析相关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