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全身静脉系统内的栓子脱落后堵塞肺血管床而引起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西方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国外报道每年新发病例居高不下,我国虽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诊断例数的报道呈逐年大幅升高。我国近年来对PE患者的诊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治愈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定量研究以及如何给予患者一定强度的运动康复治疗的工作尚未涉足。国外已有一些临床对照试验及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心脏病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早期运动是安全的,也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有益于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系统,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治愈后的PE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及运动康复治疗缺乏客观、定量的指标,在临床上常用心脏超声的左室射血份数、纽约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这些指标主观性较强,不能及时、全面、定量、准确地反应患者的心肺系统状态,更不能给予患者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以运动时心脏、肺脏等多个系统相互协调以及气体交换为基础,通过气体再呼吸法做心肺功能的检测,通过对体内气体实时连续的检测,得出患者运动期间动态的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谢及通气指标,准确的测出运动负荷下心肺功能及代偿功能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代谢及循环呼吸动力学的参数,重复性好。同时依据CPET试验中相关氧代动力学指标,可以给予患者个体化的运动康复治疗的处方。本研究比较心脏超声、纽约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CPET对PE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的评估情况,并依据CPET测得的气体代谢参数和心肺功能参数,确定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提供治愈后出院的PE患者早期运动康复治疗的个体化运动处方,给予PE患者适量的运动强度以达到机体整体康复和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无论是从患者本人还是社会角度出发,本研究都有临床应用价值。PE-DVT是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所致的疾病,其发生与血液系统内遗传信息的改变有因果关系,本研究部分患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检测杂交信息的强弱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发现具有共同趋势的差异显著表达基因群,为今后提供国人PE-DVT易感人群的筛选、临床早期系统识别,早期预防措施的选择做工作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