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肺水肿是急诊及ICU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虽然静水压升高性肺水肿与ARDS所造成的肺水肿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也不具有特异性表现,但两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均截然不同。虽然PICCO与胸部CT检查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PICCO为有创性检查,需要在患者中心静脉及股动脉内滞留导管,而且受胸内压力和心脏顺应性影响,每8小时需要定标一次。CT检查时,需要将患者送至放射科进行检查,检查时间较长,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并且CT具有电离辐射,不能短期内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这就使临床对寻找一种无创、可靠、快速、可短期内多次检查的肺水肿评价方法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对肺脏超声检查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进一步探讨肺超声在ARDS肺水肿与静水压升高性肺水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肺超声“B”线积分在肺水肿定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5年10月23日到2016年12月22日在ICU住院的肺水肿患者35例,并分为ARDS组和静水压升高组。ARDS诊断符合欧洲重症医学会2012年柏林会议ARDS诊断标准,包括:1、一周内新发或加重的肺部损害。2、双肺浸润影,不能用积液、大叶性肺炎、肺不张及结节解释的。3、呼吸衰竭不能用心衰或者液体量过多来解释的。4、PEEP或CPAP≥5cm H2O时,Pa O2/Fi O2≤300mm Hg[6]。静水压升高肺水肿诊断标准包括:1、具有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造成心功能衰竭的病史。2、患者CVP增高。ARDS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0±10.31),静水压升高性肺水肿组17例,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54±15.45)。两组患者均经肺超声(LUS)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检测(PICCO)检查。LUS观察“B”线分布范围、“B”线数量,“B”线分隔征、胸膜下实变、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PICCO测量EVWL、EVWLI、PVPI、CI及CVP。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中使用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因素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s回归多因素分析,判断各因素的危险程度。“B”线数量与PICCO测量参数间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相关的参数进一步统计其线性回归方程。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中,ARDS肺水肿患者中“B”线分布范围更广,胸膜增厚、胸膜下实变、“B”线分隔征出现的比例更高(p<0.05),而静水压升高性肺水肿出现胸腔积液的比例更高(p<0.05)。2、多因素分析中,“B”线分布范围、胸膜增厚、胸膜下实变、“B”线分隔征是ARDS的危险性因素,胸腔积液是ARDS的保护性因素,其中“B”线分布范围与胸膜下实变的OR值较高,分别为44.32和40.43,是ARDS的高危因素。3、“B”线积分与EVLW呈高度相关(r=0.85,p<0.05),与EVLWI、PVPI呈中度相关(r=0.76、r=0.68,p<0.05)。结论:1、ARDS肺水肿与静水压升高性肺水肿患者LUS的声像图特点存在差异,可根据“B”线分布范围、胸膜下实变、胸膜增厚、“B”线分隔征和胸腔积液,尤其是前两者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2、LUS“B”线积分与PICCO EVLW呈高度相关,可对患者肺水肿程度进行半定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