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山开采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招远-莱州金矿区是中国最重要产金区,长年开采活动,以及大量不同规模的冶炼厂、选矿厂、化工厂、石料厂等排放的废污水和堆放的尾矿矿渣,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本文全面分析玲珑金矿区、焦家金矿区以及金城冶炼厂周围土壤、地表水、沉积物、植物籽实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在空间上分析土壤、地表水、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来研究矿山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富集系数相关性分析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沉积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水体、沉积物和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可以得出下面结论:矿山开采主要影响土壤的As、Cu、Cd、Bi、Mo、Pb、Hg、S、Zn、Mn元素,影响深度一般在60 cm左右,影响最为显著的位置为金城冶炼厂、焦家金矿区东侧和玲珑金矿区东北侧;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另外Pb和Mn的铁锰氧化态含量较高,其余形态均较小,Hg、As、Pb和Cu的有效态与全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玉米籽实对Zn、Mo的富集性比较强,Pb和Cu、Hg、Zn,Mn和Ni在土壤-植物系统迁移过程中有明显的相互协同吸收的作用关系,土壤中Sb、Bi、Zn和Hg这些难溶性元素,进入水体后保存在水系沉积物中;水体污染评价结果为玲珑金矿区>金城冶炼厂>焦家金矿区,沉积物中Hg、 Cd、Pb污染严重,Cr污染程度最轻,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Hg>Cd>As>Pb>Cu>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