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经营假设作为会计四大假设之一,反映了其在会计中的基础地位,然而现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处于持续经营与中断经营之间。一旦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就有可能被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并反映于审计报告中。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结果的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正成为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祸首”。审计作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鉴证的一种机制,审计意见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结果最为集中的表达,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方向与程度正受到投资人与研究学者的重视。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希望借此对政府监管与外部投资者进一步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并对该类型企业提供相关困境恢复建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共分六章,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包括相关经典文献与前沿研究的整理。其次介绍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包括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概念、现况、出具原因及其带来的经济后果,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含义、产生动机、操作手段及其影响因素,从财务困境、审计威慑作用及持续经营能力改善三个方面分析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然后根据相关理论提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助长或抑制盈余管理的对立假设,并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盈余管理作为被解释变量,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实证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证回归结果显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起到抑制效应。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贡献在于:(一)首次就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视角进一步完善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二)从政策上提出政府监管机构应进一步跟踪调查企业改善情况,及该类企业信息披露程度提出更高要求等。本文存在局限性:(一)实证检验方式较简单,控制变量的设置也不够充分。(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这一解释变量的设置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