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低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比较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内固定加后外侧融合、后路减压内固定加后路椎间融合在治疗低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中的优劣。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患者,有19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加后外侧融合术治疗(定为A组),有17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加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定为B组)。A组19例,平均年龄51岁,有17例滑脱部位为L5,2例为L4;B组17例,平均年龄49岁,有13例滑脱部位为L5,4例为L4。按Meyerding分度,所选36例均不超过Ⅱ度。结果随访时间6~21个月,A组临床疗效满意率100%(19/19);B组临床疗效满意率88.2%(15/17)。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手术并发症方面,A组优于B组,术后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滑脱角恢复情况是B组优于A组。结论在治疗低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中,后路减压内固定加后外侧融合优于后路减压内固定加后路椎间融合。
其他文献
缺血性疾病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有的药物治疗仅能部分缓解心肌供血的供需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肌缺血的问题,而CABG、PTCA及冠状动脉内
目的了解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2至月2018年8月的60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快速康复护理组
无害通过是一个古老的法律问题,它经历了从1609年到现在长达408年的发展历程,从学者们口头争辩的理论到各个国家都信服的准则,经历了许多演变。无害通过法律制度的形成具有非
目的:研究扩张全厚皮片在大面积烧伤后期瘢痕挛缩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组织学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行烧伤后瘢痕挛缩治疗的病人33例。其中17例(实验组)在正常皮肤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体重组TOF患儿手术根治效果,探讨低龄低体重TOF根治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改进,围术期处理以及近期随访等情况,提高低龄低体重患儿TOF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匮乏,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大海,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的热情越发高涨,海洋工程技术随着人类的逐步探索发展也越来越快。动力定位船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海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诱导肿瘤的血管新生,在肿瘤生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
目的通过研究GM/BG缓释系统的体内外缓释作用,及其抗感染和修复骨缺损作用,为今后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GM/BG的制备:采用Kawanabe等的方法制备
【正】 宗白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诗人和哲学家。六十多年来,宗先生撰写了数量可观的美学文章,翻译了一批西方美学、文学著作,包括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被认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协商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治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