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各类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性质特殊、覆盖面广,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认同”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学生只有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才能激发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开展,才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目前一些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认同,有关理论研究也比较少。因此,研究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证实方法,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价值、教材、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评价等五个方面来研究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涵义、内容、重要意义。本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前提。通过跨学科分析法,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视角较深入地分析了认同和课程认同的内涵,从而得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涵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二章: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现状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提出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对策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等方法来研究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良好表现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方向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素质的认同。同时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的贴近性和编写体例、教学方法理念和多样性、教师的能力素质和评价的不认同。根据这些问题,本文从学生、教学、学校保障三个方面做出了原因分析。第三章: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这部分内容既是本文的核心,也是本文的落脚点。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优化、评价制度的完善和保障机制的健全等几个方面,结合高校思想理论课程的学科特色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认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