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与两汉文教政策之关系研究——以两汉经学的师法、家法为中心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et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时期,经学与以“独尊儒术”为核心的文化教育政策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彼此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汉代今文经学家“注重师法与家法”,多用以言明正统和争立博士,而两汉统治者重视师法与家法,借以达到“共正经义”、统一思想的目的。由此可见,两汉经学的师法与家法实际上是连结两汉经学与文化教育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考察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师法与家法为中心,对两汉经学与两汉文化教育政策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综述本课题所涉的“两汉经学史”、“经学与政治、教育之关系”、“师法与家法”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以史为据,简要介绍经与经学的内涵、两汉文化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言明师法与家法是连结两汉经学与文化教育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部分,分别由师法与家法内涵之异同入手,结合“独尊儒术”、“兴学重教”、“博士建置”、“称制临决”等文教政策,阐明其对两汉经学昌盛的重要作用,揭示出文教政策的开明与否关乎两汉经学盛衰的重要规律。   第四部分,基于师法与家法问题,以两汉经学自身的盛衰流变规律说明:经学昌盛有力保障了文教政策的落实,经学流变深刻影响了文教政策的调整。   第五部分,在总结前文所述的基础上,以史为鉴、立足现实,言明两汉经学与文化教育政策之关系对当今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的启示。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关注自身的未来发展。未来是一个迷,而人是这个谜的关键所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文化又塑造人、影响人。文化与人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马一浮先生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学者,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他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毕生都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