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CORBA架构长久以来都是通过对TCP/IP协议族进行GIOP(通用网间互操作协议)的映射以形成IIOP协议,借助于ORB(对象请求代理),客户桩(Stub),服务框架(Skeleton)和可移动对象适配器(POA)等进行异构通信和互操作,它能很好地满足基于有线网络的大型分布式计算系统。新一代的CORBA规范的扩展——Wireless CORBA的出现,它将分布式系统延伸到无线移动网络的终端,采用服务代理和传输隧道的方式来实现,不再受主机移动的影响,并且有较强的越区切换能力,有效解决了无线接入和终端移动两个关键问题,是移动网络分布式系统问题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针对解决无线CORBA体系架构下的GIOP隧道协议的映射问题,出现了一种新的协议层——GIOP隧道适配协议层。由于在无线移动网络中,传统的TCP传输协议容易引起网络系统的吞吐量下降和时延的增加,而UDP传输协议又是非连接不可靠的传输服务。因此研究GIOP隧道的适配层UTP在无线CORBA体系中的实现就显得很有必要。 首先,本文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了无线CORBA的总体系统结构,原理,规范,与核心支撑技术。其次,本文从系统软件角度的通信协议层面对无线CORBA的通信体系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指出了移动网络对GIOP隧道适配协议层设计的影响。并且比较分析了在移动网络环境下SAW,GBN,和SR等确认重传算法进行可靠数据传输时的特点。 一个完整的适配层通信协议模型由协议的语法行为,协议数据和协议功能三部分组成。所以,在上述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协议的语法,语义和功能的定义,设计了一个基于UDP传输层的GIOP隧道适配层协议-UTP的形式化协议模型。 然后,基于以上设计的扩展有限状态机模型,实现了一个UTP原型系统,通过采用层次化模块结构,并且分别采用了GBN和SR两种不同的确认重传机制,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它不仅是完成了到UDP传输层协议的适配,还具有结构清晰、面向连接、可靠性较强等特点。 论文的最后使用模拟仿真工具Seawind对基于UDP传输层UTP适配层原型系统的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错误率高,环境的变化明显,带宽低的移动网络情况下,采用SR自动重传算法的UTP适配层的性能优于采用GBN自动重传算法的UTP适配层。选择性重传这一特性使其在构建无线通信服务时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