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空间隐喻“上”的英译:《西游记》个案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隐喻研究逐渐从传统修辞学视角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探讨,隐喻的翻译研究也逐渐呈现认知的色彩。作为三大概念隐喻之一,空间隐喻是指将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认知语言学界认为,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实现的。在人类所有的空间概念中,“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然而,国内有关空间隐喻“上”的翻译研究却寥寥无几,不成体系。本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论诠释和实际结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汉语空间隐喻“上”的英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旨在揭示空间隐喻概念“上”及“UP”的隐喻拓展,隐喻拓展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与翻译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康熙字典修订版》和《牛津高阶词典第六版》发展完善了空间隐喻概念“上”及“UP”的隐喻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中文源文本语料库(《西游记》中文文本前30回)及英文源文本语料库(500条数据,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及英国国家数据库提取),研究获得了“上”及“UP”各隐喻拓展的使用频率。为了更好地将隐喻拓展及翻译相结合,研究划分出五类翻译方式:保留源文本中的隐喻;转换为源语中其他隐喻;异化为目标语中的隐喻;省译及其他翻译方式(误译)。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中文源文本语料库和英语目标文本语料库,研究首先取得了不同翻译方式的数量及比重,其次考察了翻译拓展使用频率和翻译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发现:(1)基本验证了蓝纯及Lakoff有关“上”和“UP”隐喻拓展的划分,并根据字典释义对“上”及“UP”隐喻拓展进行了补充。(2)通过对中文源文本语料库数据库及英文源文本语料库的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上”及“UP”各隐喻拓展的使用频率。(3)通过对比分析中文源文本语料库和英语目标文本语料库,提出汉语空间隐喻概念“上”的英译不仅受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对应程度的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则受“上”及“UP”不同隐喻拓展使用频率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隐喻拓展使用频率越高,在翻译过程中被直接移植的可能性更大;频率越低,越可能被使用频率高的隐喻拓展代替。论文同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不但要关注汉英空间隐喻概念目标域的对应程度,更要详细考察空间隐喻概念不同隐喻性拓展的使用频率;在研究方法方面,语料库方法能更加科学地呈现不同隐喻拓展的优先化程度,更有利于进行汉英空间隐喻翻译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难以大范围提取等问题,该文基于泉州市2001—2016年TM/OLI遥感影像,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法进行植被覆盖度的反演并
<正> 淀粉是粮食籽粒中最重要的贮藏性多糖,是人体所需食物热能的主要来源,也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制造淀粉,大多是用玉米作原料。它有加工不受季节限制,一
结合实验教学设计,阐述如何让学生从实验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制定探究计划,选择合理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获取客观、真实的数据,并在处理实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经历"比较—概
在榨菜酱油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铵盐含量的超标,而使榨菜酱油达不到生产标准。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榨菜酱油加工中的腌制液、传统熬制液、真空浓缩液中铵盐含量超标的处理工
1930-1933年西藏与西康、青海的战争,即所谓第三次“康藏纠纷”,过去论著多因作者所处地位、立场之不同,研究角度不同,而各执一词,意见分歧。本文在事隔六十多年后,利用已公
拥有一款优质品牌的手机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炫耀时尚潮流的资本。"iPhone热"的兴起便在这种消费文化环境中应运而生。iPhone所代表时尚符号的文化意义和区隔效应,由产
<正> 金相检验是保证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进行试样的抛光,将影响到金相检验的质量和速度。金相试样抛光可去除金相磨面上留下的细微磨痕,成为光滑无磨痕镜面。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土地、家庭的农村养老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养老供养结构受到巨大冲击。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上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
当前,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营销策划显得更加重要。当前房地产营销策划存在着产品目标市场定位不合理、过分依赖广告传播、一味低价迎合市场等问题,无论是大型房企
“效能就是生命”,“行政效能就是生产力”。研究行政管理实质上是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效能。人类已经进入了管理时代,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单位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并且这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