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型马来丝虫多基因克隆及真核载体构建与细胞转染的研究

来源 :南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传统的寄生虫疫苗不能阻止寄生虫感染,这主要是由于寄生虫具有免疫逃避能力、生活史复杂、未找到合适抗原、以及免疫机制未阐明等原因造成的。新出现的DNA疫苗再次燃起了人们对疫苗抗寄生虫感染的希望。在过去的十年中,DNA疫苗至少在多种抗寄生虫感染中获得了部分成功。抗丝虫感染的核酸疫苗也得到了研究,目前正在寻找有效抗原。资料表明,pmy、cys、myosin作为抗原均可诱导实验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本研究中,根据Genbank上提供马来丝虫的pmy及其部分片段、cys-p、myosin序列,自行设计合成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从感染动物模型沙鼠体内提取的马来丝虫的pmy及pmy-N端,cys,myosin基因片段,扩增长度分别为2640bp、792p、120lbp、1384bp。电泳鉴定后纯化PCR扩增产物,与T载体(pGEM-T,pMDl8-T)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蓝白斑法筛选阳性克隆经PCR和酶切初步鉴定后,送基因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经过分析,与Genebank上提供的相应序列比较,其结果同源性分别为99%、98%、98%、99%,从而克隆了目的基因片段。根据pmy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然后利用相关软件预测它的B细胞表位。 在设计引物时,引物中已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因此,酶切阳性重组质粒和真核表达质粒,纯化酶切片段后,用T4连接酶连接酶切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经PCR和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真核载体构建成功。大量提取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pmy,经过无菌处理后,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转染cos-7细胞。初步筛选阳性细胞克隆,进行RT-PCR验证。 结果和结论: 从马来丝虫中高质量的提取了总RNA,用RT-PCR法特异扩增出多基因片段;构建了克隆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预测了pmy的B细胞表位;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表达质粒至cos-7细胞,并进行了初步验证。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共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同志模范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