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螺旋状、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定植于胃粘膜,已造成全球50%以上人口感染。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所诱导的胃部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发挥了抑制宿主免疫清除细菌效应,进而促进了H.pylori感染相关胃病的进展。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已被WHO列为I类致癌因子。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H.pylori 可以诱导胃上皮细胞内一种生物活性多肽——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表达增高。肾上腺髓质素是一个由52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由Kitamura等人在1993年从嗜铬细胞瘤中分离出来,ADM已经被证明可以作为胃肠道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加速胃肠道粘膜溃疡的愈合,在粘膜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ADM 具有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肠内糖转运,调节结肠内水和离子转运,调节结肠和小肠运动,提高内皮屏障功能,稳定循环等功能。同时,它又是抗菌肽,通过参与粘膜宿主防御系统,调节胃肠道微生物菌群。阐明H.pylori与ADM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 H.pylori感染对胃部微环境的改变和相关疾病进程的影响,并为H.pylori的感染和其相关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  研究目的:  1. 明确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ADM表达的影响;  2. 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ADM表达的细胞类型;  3.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导ADM表达的机制;  4. 探究ADM在胃内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  1.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ADM表达的影响  收集人胃粘膜组织标本,提取组织DNA,经实时定量PCR检测H.pylori 16s亚基、cagA的表达,结合尿素酶结果,将标本分为H.pylori未感染组、cagA+H.pylori感染组和cagA-H.pylori感染组,再提取组织RNA,逆转录后经RT-PCR检测ADM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人群中H.pylori感染情况下ADM表达水平;SPF级C57小鼠分别用WT H.pylori和△cagA H.pylori菌液灌胃处理,建立H.pylori体内感染小鼠模型,分离胃组织,提取RNA,经RT-PCR检测ADM的表达,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DM表达部位和强度;取人胃粘膜组织,用H.pylori刺激,建立H.pylori体外组织感染模型,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ADM的表达。  2.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ADM表达  用H.pylori 11637菌株和H.pylori 26695菌株分别刺激AGS和HGC-27胃上皮细胞系,建立H.pylori体外细胞感染模型,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确定ADM在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选人原代胃上皮细胞,构建H.pylori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ADM表达。  3.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ADM表达的调控机制  利用信号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等处理AGS细胞,经H.pylori刺激后,检测ADM表达,筛选出调控ADM表达的信号通路;检测H.pylori体外细胞感染模型中AGS细胞的P-AKT表达变化,确定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情况。  4. 胃内ADM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分离分选人原代 CD3+淋巴细胞,经 ADM 刺激,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增殖和IFN-γ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荧光双染检测CD3与IFN-γ、ADM的特异性受体结构RAMP2的表达定位情况;分选人原代CD3+淋巴细胞,通过信号通路筛选模型,用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后,经ADM刺激,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IFN-γ的表达情况,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和STAT3信号通路激活情况。  研究结果:  1.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ADM表达的影响  H.pylori感染的患者胃组织内ADM的表达较未感染者显著升高,其中cagA-H.pylori感染的患者胃组织内ADM表达低于cagA+H.pylori感染组,说明H.pylori可诱导胃粘膜组织ADM表达升高,并且cagA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H.pylori在体内感染小鼠,使小鼠胃组织 ADM 的表达在感染后 2-4 周显著升高,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DM的表达升高位于粘膜基底层;H.pylori体外感染人胃粘膜组织24 h后,可使组织中ADM表达显著升高(约2-3倍),与体内感染结果一致。  2. 幽门螺杆菌可诱导胃上皮细胞ADM的表达  H.pylori 11637和H.pylori 26695体外感染胃上皮AGS和HGC-27细胞系,均能够使AGS和HGC-27细胞中ADM的mRNA表达升高,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表达一致,并且在AGS细胞中ADM的表达呈现感染时间和感染剂量依赖性。H.pylori感染原代胃上皮细胞时,WT H.pylori 能使原代胃上皮细胞中 ADM 表达升高约 2 倍,而△cagA H.pylori则只能使胃上皮细胞ADM表达升高约1.5倍。说明H.pylori可诱导胃上皮细胞中ADM表达升高,且cagA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ADM表达的调控机制  H.pylori感染可使AGS细胞中P-AKT表达增加,激活AKT信号通路,ADM表达随之升高,而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后,P-AKT表达降低,ADM表达随之降低。△cagA H.pylori感染AGS细胞时P-AKT的表达较WT H.pylori感染组低,且ADM的表达降低。说明幽门螺杆菌可依赖cagA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ADM在胃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4. 胃内ADM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RT-PCR结果显示,在人胃组织中ADM 与 IFN-γ的表达呈正相关;免疫组织荧光双染结果显示ADM的特异性受体结构RAMP2与CD3+淋巴细胞在胃组织内有共表达;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用 ADM 刺激 CD3+淋巴细胞后,其细胞增殖率及子代 IFN-γ+细胞比率呈现浓度依赖性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DM可激活T淋巴细胞的PI3K/AKT和STAT3信号通路,分别抑制这两条信号通路后,再经ADM刺激,T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及子代IFN-γ+细胞比率下降。  研究结论和意义:  本文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证明了H.pylori可以部分依赖于cagA诱导胃上皮细胞ADM表达升高,并且揭示了H.pylori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ADM表达的一种分子机制,同时发现ADM能够通过PI3K/AKT和STAT3信号通路诱导胃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FN-γ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炎症反应。本研究为H.pylori的感染及相关胃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撑。
其他文献
1860年以后,沙皇政府为巩固远东地区既得利益,加快了移民进程,同时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发展当地经济,但存在着工业技术与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外国资本参与了20世
健脑咀嚼片是由丹参、川芎、当归、百合、益智五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养血活血、益智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所致精力不济,记忆力减退,睡卧不宁等症。本课题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照《药品注册管理法》中有关中药新药的规定,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对本品进行了药学部分的研究。 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和药物成分的性质,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多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佳工艺条件为:川芎、当归、益智加8倍量水,提取挥发
我国南方稻区稻田用种量一般为每亩25—30斤,比之国外先进国家稻田用种量(每亩6—70斤)高2—3倍。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进行了中,晚稻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大幅度省种栽培的研究
吉林省出土的金代“韩州刺史之印”于1959年被调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从印的形制、刻款及韩州州治的情况、韩州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论证吉林省
1994~1995年,铁岭市博物馆发现并几次调查了铁岭市东郊的大山嘴子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了三种代表不同时代和文化类型的文化遗物,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铜器,遗物非常丰富
Ⅰ型变态反应是一种IgE水平异常增高的疾病状态,涉及儿科、内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等多个学科,严重者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世界上大约有1/4的人饱受I型变态反应困扰。
金代中期,金朝仿照北宋解盐司之制,在全国建立了山东、沧、宝坻、辽东、解、北京、西京等七个较大的盐使司,来管理全国的盐务事宜,其职官都是由汉族人来担任,同时这些职官大
2008年辽宁省抚顺市李石开发区四号路建设工地上发现4座古墓葬,其中1座为绳纹小砖券拱砖室墓,券拱用绳纹小砖,并以绳纹小砖铺底;其余3座为子母砖券拱砖室墓,券拱用楔形子母砖
封爵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为历代所重视.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中关于王、郡王以及国公爵位的史料记载较为丰富,但其中对某些封爵者的爵称、人名记载有误,现就所发现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北大街北延工程现场发现两座古墓,保存较为完整.两墓葬均为圆形穹隆顶单室砖墓,砖雕彩绘仿木结构,南北向,出土了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随葬品,较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