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6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抗体AA98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65dg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世界范围内膀胱癌的发病率高,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及转移。近年来,有许多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投入到临床使用,但在膀胱癌的治疗中还未得到应用。CD146又称为MCAM,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标志分子并能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CD146也是评价微血管密度的生物标志物。CD146抗体—AA98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且在肝癌、胰腺癌等动物模型中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目前CD146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在膀胱癌中的分布特征,以及AA98对膀胱癌的治疗方面仍缺乏相关的报道。基于以上事实与问题,本研究拟从三个方面开展:①结合公共数据和人体组织样本的实验数据,评估CD146表达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②探索CD146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特征;③使用AA98抑制荷瘤裸鼠模型中膀胱肿瘤血管生成,以期为膀胱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材料与方法研究使用TCGA-BLCA队列,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揭示CD146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收集18例膀胱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进行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CD146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随后分析公共单细胞测序数据明确膀胱癌中不同细胞类型CD146的表达特征。对30对膀胱癌和癌旁组织的芯片进行CD146染色,评价血管内皮CD146表达水平,进而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最后,利用人源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并分为3组,PBS对照组,IgG对照组和AA98实验组(腹腔注射150ul,浓度1ug/ul),每组5只,每周注射2次,4周后评估AA98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1.CD146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差,癌症转移相关基因被激活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TCGA-BLCA队列数据,结果显示CD146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时间(OS)更短(P<0.05),但是无病生存时间(DFS)没有统计学差异。GSEA分析发现CD146高表达的患者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发生富集(P<0.05)。2.CD146在膀胱癌旁组织表达较癌组织高18例膀胱癌患者中,癌旁组织CD146表达高,与TCGA-BLCA队列中存在相同的趋势。术后出现膀胱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3例患者,其癌组织中CD146表达水平较高。3.单细胞测序揭示不同细胞类型中CD146的表达对公共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显示,CD146基因仅在2.46%的膀胱癌细胞和9.71%的癌旁组织上皮细胞中表达。上皮细胞CD146基因表达较低,这提示我们其可能不会通过在癌细胞中过表达来促进膀胱癌进展。然而,却有82.18%的平滑肌细胞、69.19%的内皮细胞和2.91%的上皮细胞等多种肿瘤微环境细胞表达CD146。4.膀胱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高随后,我们将目光集中在血管内皮细胞。对膀胱癌组织芯片的30对癌和癌旁组织进行CD146染色发现,癌组织的血管内皮CD146表达高于癌旁(P<0.05)。进行CD146和CD31免疫组化计数微血管密度,发现癌组织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D146(P<0.05)或CD31(P<0.05)。5.AA98抑制T24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在荷瘤裸鼠中,肿瘤的生长受到AA98抑制,与IgG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肿瘤体积(77%)和重量(64%)显著减少,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AA98组肿瘤微血管密度相较于IgG组显著受到抑制(P<0.05),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1.CD146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差,可能与转移相关的基因激活有关。2.膀胱癌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CD146,且微血管密度高。3.抑制膀胱癌血管内皮细胞CD146表达能抑制肿瘤生长。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内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新时代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2017版课程标准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定性为综合性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学科素心素养目标是重中之重,同时,新时代高中生的特点与以往高中生有着极大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强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教育模式、高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无形之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缺乏学习动机,
学位
目的1.通过时机理论,构建针对腹膜透析照顾者需求的有效的干预方案。2.评价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干预在腹膜透析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市某三甲医院首次接受透析治疗的110对腹膜透析患者及其亲属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确定将就诊于肾内二科旧病区的患者及照顾者分为干预组(55对),就诊于肾内二科新病区的患者及照顾者分为对照组(55对)。对
学位
夜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5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漏尿并至少持续3个月。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primary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PMNE)指≥ 5 岁的夜遗尿患儿从未获得超过6个月的不尿床期,且无白天下尿路症状。NE在儿童中较为普遍,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18岁儿
学位
何首乌(Pleuropterus multiflorus)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中药,为蓼科(Polygonaceae)何首乌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山西和甘肃南部,可用于治疗肝损伤、癌症、糖尿病、脱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国际上有报道称摄入何首乌会引起肝损伤,因此,建立何首乌的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模型对何首乌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何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毒副
期刊
目的探讨精准分离精索内静脉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普通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集中束状结扎)对重度少精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并评估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重度少精患者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精准分离精索内静脉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A组)35例,普通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组(B组)38例,比
学位
目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显著降低移植肾、人的存活率。如何提前预测DGF的发生并及时调整术后免疫抑制方案是急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既往研究发现,子宫致敏相关蛋白 1(Uterine sensitization-associated gene-1,USAG-1)在肾脏的生长发育、急/慢性肾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位
目的:通过总结慢性精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病因、评估精囊镜疗效并对术后复发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研究对象和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慢性精囊炎患者,共计1 19例,均行精囊镜治疗。对术前精液、前列腺液、尿液及术中抽取的精囊液进行细菌培养,详实记录术中情况,结合手术前后精囊腺和前列腺在直肠彩超表现的差异,进行病因分析。随访术后症状缓
学位
目的探讨捆绑缝合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09月在我院采用捆绑缝合法完成的10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特征、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分析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捆绑缝合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阶段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
学位
第一部分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2017年WHO内分泌器官肿瘤分类指导意见取消了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分类,将嗜铬细胞瘤分为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非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并认为所有嗜铬细胞瘤都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同年,AJCC发布第8版TNM分期系统首次将PPGL纳入其中。本研究旨在观察PPGL的临床特征,探究影响PPGL患者预后分期的临床指标以及这些指标与预后分期的关系,为PPGL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
学位
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诊断明确时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Gleason评分及临床T分期,国际上将无远处转移的PCa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联合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