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唐至清,言书法者只尊钟、王,不称卫氏,四卫之中地位居末的卫铄也是因为是王羲之启蒙恩师的缘由才被后世熟知。三国西晋时代,卫氏一门书家在北方的地位显赫,对东晋的书家以及北朝的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传卫》一章彰显了卫氏,但康氏所举仅北朝一时,入唐书学,钟王并尊,卫氏寂寥。然而实际上卫氏书风原则特征已包括在王派书风的新体之中被发扬光大。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的自觉发展时期,也是中国书法艺术辉煌灿烂的时期,尽管魏晋时期的书家以钟繇为主,但钟氏的传承仅为两代人,惟独卫氏却以一门四世为主,在当时是独有的世代相传的书法世家,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独一无二的家族。卫夫人作为卫门书派的中坚人物之一,她的成就是卫门书派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所做的杰出贡献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卫夫人对王羲之的师授之功也是颇具深心的。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指出:“王羲之的字,直接受自卫家,间接是学钟繇的。”对卫夫人作为右军书学导师是予以充分肯定的。王羲之继承并创新了卫氏的书法风格,推陈出新,使得钟派书风在东晋得到空前的发展,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拥有了神圣的“书圣”地位,王氏书风代代相传。卫门书派诸家或独善一体,或兼工多体,授受递传,苗裔不绝,此后凡有成就的书法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卫门书派的浸润,继承着卫门书派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