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致使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而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新的高考改革已经把历史学科比作“人文之母”,可见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但历史学科及教师在农村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本文根据笔者在农村教学的实际经验,通过问卷调查、听随堂课及访谈等方法从学校对历史课的安排及实施情况、历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基本情况、课堂教学现状的基本情况、农村初中历史课评价的现状等几个方面了解了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一系列调查数据显示:营山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农村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2.缺乏历史专业老师;3.历史老师缺乏专业成长的机会;4.频繁地更换教师;5.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差,待遇亟待提高。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分别从政府、学校、教师、家长4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1.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乡镇政府要有效实施国家“扶贫攻坚”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学校:应重视历史教学,为提高历史教师各方面的教学技能提供条件和机会;3.农村的历史教师从自身出发,依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提高自己教学的综合素质;4.家长:即使长期在外务工,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有效办法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营山县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同时为提高营山县的历史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