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出山径流和土壤湿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水平,开展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增强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利用趋势分析和检验、小波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河西地区气候变化与出山径流、土壤湿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地区中西部山区气温年际变率大于平原区,东部山区气温年际变率小于平原区,气温变化主要周期为11年、15年和约5年,其中,以约5年的周期最为稳定;河西西部降水有增加趋势,中东部降水增加不明显或略有减少,降水变化的周期以13年和4年较为普遍,13年的周期最为稳定;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出山径流表现为不显著的逐年增加趋势,且西部地区增加趋势早于中部,东部地区出山径流则略有减少,出山径流主要受8-9年的周期变化影响;河西地区中东部地区以土壤湿度增加为主,西部地区土壤湿度有减少趋势,土壤湿度化主要以约6年周期和14年左右的周期为主。 河西地区山区气温与出山径流关系比较复杂,其中,石羊河流域和黑河流域山区气温与出山径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疏勒河流域山区气温与出山径流则呈正相关系:河西地区山区降水与出山径流关系具有一致性,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出山径流对山区降水的响应非常敏感,降水多少直接影响出山径流的变化,降水对出山径流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生长季节时间尺度上,河西地区平原绿洲区春小麦地土壤湿度更多地受气温的影响,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前季降水对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前季降水偏多常常会使当季作物可以利用的土壤水分增多,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相关性均逐渐减弱。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着土壤湿度的发展变化,气候变化对土壤上层土壤湿度的影响大于土壤下层。从春小麦生长发育期的各个月份来看,气温越高,土壤湿度越小,随着降水季节的临近,降水逐渐增多,土壤湿度也逐渐增加,且土壤上层上壤湿度受气候影响较大。另外,土壤湿度对下月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在月时间尺度上,土壤湿度越大,后期气温可能偏低,降水可能偏少,但土壤湿度对后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期刊
西藏是多少人日夜向往的精神家园,进藏并不是简单的城市逃离,也不全是路远难行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在繁杂的世界中寻找最纯粹的宁静,感官所得的,都转化为心灵的慰藉。  如果你有一辆好车,一定要开着它去西藏。318国道是物资进藏的生命之路,也是中国最长、路况最险峻、风景最秀美的公路,让人无限向往,也让人望而生畏。这条路横跨中国三大地理阶梯,最高最低点海拔相差近4000米,高海拔、多塌方、翻雪山、跨大河是一
期刊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绿色能源装置,SOFC关键材料的性能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OFC的整体性能。本文对掺杂的CeO2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关键材料进行了制
目前很多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面源污染。本研究针对北京市浅山区村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口情况,对国内外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并进行分散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