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公共空间是居住区中居民交流的场所,是居住区最具活力的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植物由于本身具有的形态、色彩、季相等特殊属性,成为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元素,它不仅具有诸如净化空气、遮阴等生态效益更主要的是它使空间具有了生命特征和自然的属性,是人类与自然融合的载体。然而当前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大部分只注重功能尤其是硬质景观的设计,对于植物这一重要因子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研究很少或者仅仅停留在对植物本身关注的层次上,没有认识到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地位,因此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从植物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阐释居住区公共空间。解析了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以景观设计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环境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原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特点和环境要求,结合居民心理行为需求特点,研究了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作用和原则等基本理论,并从空间构成要素,植物自身属性、植物与空间构成、不同空间类型与植物的关系等层面研究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理论,明确了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从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空间特性出发,分析确定影响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设计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先从整体触发再结合不同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分析其设计的原则、方法;第四部分对大连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大连水资源、地形地质、气候、土壤等资源的研究,结合以往居住区设计的弊端提出解决方法;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在多方研究中总结出居住区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从具有生命运动特征的植物层面进行探讨居住区以及公共空间,为居住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