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高碳直链烷烃高温和低温层流燃烧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海事组织不断建立船舶排放控制区,限制船舶排放。采用EGR(废气再循环)技术的船舶柴油机和微量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船用发动机可有效控制NOx等污染排放。此外,开展发动机缸内燃烧数值模拟需要构建替代物模型燃料并导入其化学动力学机理,燃料基础层流燃烧特性研究是构建和验证燃料替代物模型和化学动力学机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开展了天然气/柴油中主要组分甲烷/高碳直链烷烃的高温和低温层流燃烧特性研究,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3、4和5章)基于球形传播火焰试验和一维平面火焰数值模拟研究了甲烷/高碳直链烷烃的高温层流燃烧特性;第二部分(第6、7和8章)基于对冲扩散冷焰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甲烷/高碳直链烷烃的低温层流燃烧特性。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初始压力、温度、当量比和Lewis数下点火能量对球形火焰初期传播及层流燃烧速度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基于甲烷/空气球形火焰传播轨迹中最小火焰传播速度和受点火能量影响的火焰半径与点火能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分别提出了最小可靠点火能量(MRIE)和参考火焰半径(RFR)概念,减少了球形传播火焰测量层流燃烧速度中由点火能量引起的误差;研究发现MRIE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Lewis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初始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RFR与火焰厚度成正相关,随当量比和Lewis数的增加呈现非线性变化趋势,随初始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CO2稀释率对高碳直链烷烃、初始压力和甲烷含量对甲烷-高碳直链烷烃双燃料高温层流火焰传播特性和化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高碳直链烷烃层流燃烧速度和火焰不稳定性随着CO2稀释率的增加而降低;甲烷-高碳直链烷烃双燃料层流燃烧速度随初始压力和甲烷含量的增加呈现非线性递减的变化趋势,其火焰不稳定性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化学动力学分析表明:CO2的物理和化学效应对层流燃烧速度均起抑制作用,且物理效应占主导;CO2化学效应主要是由CO2直接参与反应CO+OH<=>CO2+H所引起;在给定的绝热火焰温度下,初始压力主要是通过促进反应H+O2+M<=>HO2+M正向移动抑制燃料的高温化学反应活性;甲烷含量对甲烷-高碳直链烷烃双燃料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趋势主要取决于甲烷掺混量对其绝热火焰温度的影响。(3)冷焰自由基指数和氧气浓度对高碳直链烷烃低温冷焰熄灭特性的影响:获取了不同燃料和氧气浓度下高碳直链烷烃冷焰熄灭极限基础试验数据,发现了高碳直链烷烃低温化学反应活性对氧气浓度的依赖指数约为1.7次幂的变化规律,论证了低温和高温燃烧化学路径的本质差异;提出了密度加权焓概念,解耦了冷焰熄灭极限中化学反应、热力学和输运参数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快速评估和监测不同燃料低温化学反应活性的冷焰自由基指数方法,发现了高碳直链烷烃的低温化学活性随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4)一氧化氮(NO)对高碳直链烷烃、甲烷含量对甲烷-高碳直链烷烃双燃料的低温冷焰熄灭特性和低温化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开展射流搅拌反应器试验,构建了可合理预测正十二烷低温冷焰和温火焰受NO影响趋势的正十二烷/NOx简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NO的添加降低高碳直链烷烃低温冷焰熄灭极限,抑制介于高温热焰(1500~2000 K)和低温冷焰(550~850 K)的中温温火焰(850~1500 K)熄灭为冷焰,促进温火焰转变为热焰;随着甲烷含量的增加,甲烷-高碳直链烷烃双燃料的冷焰熄灭极限降低和热焰熄灭极限增加;化学动力学分析表明,NO通过反应NO+RO2<=>NO2+RO与低温链分支反应争夺RO2抑制高碳直链烷烃的低温燃烧,NO通过参与NO+HO2<=>NO2+OH等反应促进高碳直链烷烃中低温燃烧向高温燃烧的转变;CH4通过反应CH4+OH<=>CH3+H2O与高碳直链烷烃分子抢夺OH,从而抑制反应体系的低温燃烧过程。通过对甲烷/高碳直链烷烃高温和低温层流燃烧特性研究,可为天然气/柴油的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和替代物模型燃料的构建,提供丰富的高温和低温基础燃烧特性数据,有助于加深对天然气/柴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的理解,可为这类发动机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技术与中学教学广泛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探索不断深入的教育环境中,经历了将近三年的新冠疫情背景下,混合式教学面临现实的要求和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不断地突破。混合式教学一般认为是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线上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将教师精细化指导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打造民主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本人在教学实习期间,借助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
学位
受电弓导电滑板是高铁车辆的重要部件,其与输电导线的磨损增加了铁路运营成本及行车安全风险。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是影响磨损性能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力学物理性能取决于复合材料的配方设计,而配方设计需要理论模型的指导。为了改进受电弓滑板的耐磨损性能,国内外研究设计了多类受电弓滑板材料配方,但缺乏对性能模型及磨损仿真的深入分析。本文以受电弓滑板自润滑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Gene E
学位
学位
混合式教学为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供了重要的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课上、课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并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师生共同实时调整教学方案,构建互动性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基于知识胶囊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突破传统讲授型课堂困境,实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期刊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尽管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环节。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着力在创新、人才、环境等方面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促进制造
学位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普遍面临投资区位选择风险突出、行业布局风险加剧和项目融资风险隐患日益显现的显著问题。近年来,单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逆全球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引发了全球市场波动。“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拓展发展空间,对冲中美贸易战,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的最有效举措之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战略更是与“一带
学位
金属结构的裂纹评估技术是机械故障诊断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可分为实时裂纹评估和疲劳裂纹评估两个方向,疲劳裂纹评估系统在工程上的应用案例有很多,却鲜有实时裂纹评估系统的工程应用案例。事实上,裂纹实时评估的断裂力学理论依据已经较为成熟,主要为包括K准则、J积分以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等断裂准则,然而,不管采用何种理论基础,限制其应用的难点都在于无法准确的获取裂纹实时评估所需要的裂纹全场变形数据。数
学位
未来内河航运智能化需要有无线通信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内河航运与陆地运输联动发展以及通航安全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内河航运无线信道测量与传播特性分析和建模,为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工程实施提供解决方案。无线信道研究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近年来,对无线信道在不同传播环境研究已经有大量成果及应用,但是内河航运场景下的无线通信环境与陆上传播环境有着明显不同之处,内河航运无
学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课”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线上线下教学各有哪些特点和优缺点,如何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这些是后疫情时代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该文在分析线上线下教学特点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年级特点和课程特点,讨论了中学教育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表明应该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配置策略。此外,对于高年级以及像语文、外语
期刊
企业作为构建创新型国家重要的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和意愿的强弱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创新高失败率的现实面前,多数人存在“反失败”偏见,致使企业技术创新失败后的再创新在传统创新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创新失败客观存在,因此,严格意义上,任何企业都是创新失败企业。但在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在某一时间段内,会面临失败和成功两种结果。作为现代企业重要战略决策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