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进入了90后,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人际交往成为了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发展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使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给人际交往带来的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不仅影响班级的团结,也影响到自身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发展。因时代发展及教育领域的需要,本人于2014年11月开展了“大学生社交障碍人群的社会工作介入”的项目,本文为此项目的总结书。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开展的基本信息,主要针对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开展。其次,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有关90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时代变化以及时代对90后具体的要求。发现90后人与人在沟通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障碍因此,针对在校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分析,并根据个人的需求做出评估,以及项目开展后的预期结果的分析。再次,根据项目涉及的领域,选择适合的项目方法——小组社会工作,并确定了项目的开展在教育方面还填补相应空白,高职教育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教育方式,教育定位还在摸索过程中,作为本科与中专之间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处于这种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项目具有科研性,并选择了四个理论作为项目的支撑,小组生活发展理论、角色理论、人在情境中理论,镜中自我理论。接下来,根据调研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六名学生,并且很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某一部分群体,项目实施了6个活动内容,分别为:认识陌生人;假如是我;听说读写;你想怎么做;镜中我;大家一起来。本文的最后总结了项目实施,并做出了评估,提出了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