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堂管理作为一个常议话题,一直以来受到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人士的关心与关注。由于课堂管理所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加之不同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时的侧重不同,因此,在学界尚未形成对课堂管理问题较为系统且普遍的认识。笔者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一线教师处理课堂管理问题时的经验、智慧与原则,并结合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从分析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的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探寻问题的原因、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四个维度对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首先,从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的现状可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现状表示出不满。教师认为生源差是课堂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教师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能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上,以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这就导致了教师在管理理念和行为上存在偏差;多数学生在气氛枯燥的课堂上感受不到快乐,师生关系略显紧张。学生并不满足于教师呆板、沉闷的教学,也不喜欢教师严肃的管理方式。其次,针对盐城市建湖县三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培训,在管理行为方面存在“重控制、轻引导”的倾向;第二,课堂管理低效情况时有发生,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第三,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被弱化,学生学习带有功利性,教师的学科认同感偏低。再次,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师、学生、环境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和素质的高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科德育属性被忽视等因素都会对课堂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最后,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有效性的策略包括:补足学科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管理技能,构建课堂民主机制;构建平等关爱课堂,创设新型师生关系;审视思想政治课堂,彰显学科德育功能。研究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的概念、内涵等问题,不仅可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学科建设,而且可以提高一线教师对课堂管理必要性的认识,更新一线教师的管理理念,丰富和发展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思想政治课教师优化管理方式,减少师生课堂冲突,建设和谐课堂氛围;有助于教师创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与学,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承认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创造出兼容并包、不明显差异的课堂,并且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正确看待差异与区别,学会尊重和理解,最终实现自律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