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波辐射加热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为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目前微波加热技术以其加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已在橡胶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传统的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的方法主要由化学法、光引发法、辐射引发和机械引发。本文采用微波加热这一新的加热方式使天然胶乳与单体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制备接枝胶乳。本课题将反应物置于微波场中,由于其分子随着不断变化的高频电场的方向重新排列,需克服分子间的相互干扰和原有的热运动,发生类似于“摩擦”的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实现微波加热。选用两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酰胺(AM),分别与天然胶乳反应,生成NR-g-MMA及NR-g-AM的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讨论反应的影响因素,并考察了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TG/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产物的耐溶剂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的不同均对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有影响,且天然胶乳与不同单体反应,其最佳反应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制备NR-g-MMA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采用过硫酸钾和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4%,设置微波温度为80℃,反应时间1~2小时,单体与胶乳质量配比为1:1;制备NR-g-AM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采用过硫酸钾和硫代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55%,设置微波温度为80℃,反应时间1小时,单体与胶乳质量配比为1:1。傅里叶红外光谱证明了产物中接枝共聚物的存在。热重分析表明微波法接枝改性的天然胶乳耐热性和热氧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单体选用AM生成的接枝胶表现出良好的耐溶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