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对比研究初探——以苏州和北京为例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家园林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块瑰宝,私家园林凝聚了古典造园艺术的精髓;对于私家园林的研究有助于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对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究有助于古典私家园林的保护与修缮。   论文选取江南和北方私家园林造园活动的中心城市苏州和北京,作为对比研究两地私家园林造园手法的主要对象。从私家园林选址和规模、造园要素的(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应用两大方面对比研究了苏州和北京私家园林在造园上呈现的相同之处和个性差异,并深入分析和发掘造成二者异同的共因和个因。   从园林选址对比,找出了二者在选址上都以水源、周边自然环境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在选址上力求达到“巧于因借,相地得宜”的效果;但是由于北京五代帝都的政治背景和苏州江南大都会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二者在城市中的私家园林选址呈现差异性。从园林规模上看,通过图表数据等系统的对比两地私家园林的规模,较为清楚的发现北京私家园林规模总体大于苏州的私家园林,主要由于苏州私家园林大多在城市内建园的限制以及园主身份地位、财力等与北京私家园林的差别而造成。   从造园要素的应用上看,苏州和北京两地对于造园要素的应用都遵循了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但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社会等内在因素的异同,造成了两地在造园手法上呈现的差异,但两者都力求做到咫尺山林,尽显自然的园林效果。   最后,通过对比研究提出古典私家园林的几点启示:认识到古典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重要意义;基于造园手法的对比研究提出古典私家园林对于现代园林创新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老龄化席卷全球,养老问题的关注度近年来越来越高,养老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关于住区的适老性改造和老年社区已经是最近热门话题。而单位制住区因为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现存基数较大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特殊的山水环境,巴渝人勤劳勇敢的创造精神,丰富的营造理念,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渝建筑文化。系统地研究巴渝文化特质,探索巴渝城市和建筑发展演变的时代特色
铁路承载着我国大量的中长途旅客运输,并且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不断发展,客站商业化趋势和综合体发展模式是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方向,客站建筑的空间组织发生了重大的变
本论文隶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4BG083,为其项目资助成果。民居建筑是人类所建造的各类建筑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建筑类
在当代,社会活动极大丰富,建筑被赋予更多、更高的要求;建筑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却面临着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临时性建筑作
现代中国的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以1950年以来的苏联教学建筑模式为主体的空间设计;二、引进欧美大学校园设计模式的空间设计。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
本文以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情况、特点、经验启示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的不足;其次,有针对性的分别对我国现行国
北京在现有城区所在地建都城源于元代,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建设,并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城,形成内城(包括宫城、皇城)和外城两部分。本文应用国内外历史街区空间理
随着低碳经济社会的来临,建筑的节能减排也成为新的趋势,具备调节功能的生态性建筑表皮首当其冲成为建筑师们研究的重点。表皮的技术性史上第一次如此重要的占据了建筑的焦点。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出行困难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社会对公共交通设施服务该群体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