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不管以其怎样的姿态看待“笔墨”,它的存在对中国画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特征、形式特征,是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生命的方法和手段。石涛是我国明清之际的大绘画家、理论家,不仅以其精湛的作品震撼了许多读者,而且以一部《画语录》所显示的美学内涵,吸引了历代古今中外的欣赏者。石涛对“笔墨”问题的讨论是和他的绘画本体论“一画”论联系在一起的,对“一画”之为本根及其心灵性的讨论,构成了“笔墨”问题的基础。石涛反对把“笔墨”理解为浅薄的勾勒轮廓,他强调“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石涛将中国绘画中的笔墨问题与“蒙养”、“生活”联系在一起,使笔墨问题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技术性问题上,而是与画家对大自然生机活力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在一起,比前人那种单纯的以笔墨形式而论笔墨的技术观点要深刻得多。现代以来,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必然会造就出个性张扬的现代笔墨,无论是古人的天人合一、现代人的自我发现、还是当代的疯狂与怪诞,无不是时代的产物,是笔墨自律过程的使然。笔墨语言的功能在于传达不同时期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而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又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与表现对象,因此笔墨当随时代是自然而然的,时代性是笔墨语言的最本质的属性。历史不会割断,变异与冲撞后边是新层面的和谐。我们有理由相信:崭新的时代与精神必然造就崭新的笔墨语言。让我们接续古人未了之思绪,开创今日勃勃之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