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长期暴露于可吸入细颗粒物会导致多种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癌的发病率增高。可吸入细颗粒物,如SiO2,进入下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损伤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引发肺泡炎症、纤维化、甚至肿瘤发生。慢性炎症-纤维化的病理过程除了受吸入物特性等外源性因素影响外,还受机体基因背景,即机体易感性的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组5型(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 group 5 member A,GPRC5A),是维甲酸信号的一个靶基因。特别的是,Gprc5a仅在肺组织中表达,在其它组织不表达或表达非常少。这提示该基因在肺组织中有特殊功能。利用Gprc5a基因敲除小鼠,探讨Gprc5a基因缺失是否是小鼠对可吸入性细颗粒物所致肺部损伤易感性增加的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材料与方法:1.利用Gprc5a基因敲除小鼠的模型,通过气管滴入SiO2模拟细颗粒物吸入,比较Gprc5a-/-和Gprc5a+/+两种基因背景小鼠肺组织中炎症和纤维化程度。2.通过体内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检测SiO2刺激对两种不同基因背景的小鼠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的影响。3.过体内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培养,检测SiO2刺激后对两种不同基因背景小鼠肺内巨噬细胞的影响。4.观察Gprc5a-/-小鼠在SiO2刺激后肺内肿瘤形成情况,并比较人不同类型肺癌中GPRC5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Gprc5a基因敲除小鼠气管滴入SiO2三月后,肺内炎症浸润及纤维化程度较野生型小鼠严重。2.Gprc5a基因敲除后小鼠在SiO2刺激下,能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转换。3.Gprc5a基因敲除后小鼠在SiO2刺激下,能大量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并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4.Gprc5a基因敲除小鼠气管滴入SiO2三月后出现明显癌前病变,且GPRC5A表达在人肺肿瘤中多表达受抑制。结论:Gprc5a基因敲除小鼠对吸入SiO2后所致的慢性炎症-纤维化-肿瘤发生过程易感性增高,可能与诱导了支气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表型转化,及激活M2巨噬细胞改变肺内微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