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格悲剧的教训——从《土生子》看理查德·赖特对非裔美国文化的自省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iy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查德·赖特因其在作品中揭露美国社会的矛盾和阴暗面,抗议白人对非裔美国人的压迫,而被称为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美国左翼文学“抗议小说”的代表人之一。作为赖特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土生子》一直被认为是抗议小说的经典代表。赖特对非裔美国文化的思考这一层面鲜有人关注。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别格悲剧的必然性,指出赖特对非裔美国文化的思考。全文分为六章内容。  第一章是概述部分。首先简要概括了赖特对非裔美国人及其文化的关注。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土生子》的研究,最后指出论文的原创性及整体结构。第二章开始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赖特描述了白人文化的积极层面:白人群体的团结,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及白人中部分知识分子对非裔美国人的同情,从而为改变现实世界提供可能。第三章论述了非裔美国文化的缺陷。通过揭示非裔美国人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恋人之间畸形的关系,反映出非裔美国群体之间脆弱的人际关系。而别格及同党抢劫自己同胞的行为,表明非裔美国群体内部道德的流失。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要么像别格那样诉诸于武力寻求安慰,要么像托马斯太太那样祈求通过宗教获得救赎,抑或像贝西那样用酒精和性来麻醉自己。通过对比黑白文化,赖特凸显了非裔美国文化的缺陷。针对非裔美国文化的缺陷,在第四章分析了赖特给予造成缺陷的四点原因。非裔美国人自身的软弱性是其最根本原因;其次黑白对话的失败导致非裔美国人对白人精髓文化的一味排斥;再者,非裔美国人被剥夺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导致非裔美国文化失去了自我修正的机会;最后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多数非裔美国人抛弃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转向效仿白人的思维模式及生活方式。赖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局限在提出问题,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五章主要探讨了赖特认为要改变种族歧视的现状,需要非裔美国人和白人共同努力。最后一章予以总结,强调赖特通过探讨别格走向犯罪道路的前因后果,对非裔美国文化的深切思考,而非简单鞭笞美国制度。  该论文旨在丰富《土生子》的研究视角,同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种族和谐的国际社会带来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人们总是打压我。因为我是一只鸭子,但我的一生都在西方和鸡住在一起。我试图对鸡说:“不好意思,我是一只鸭子。”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是只鸭子,你们鸭子都是这样的。”我说:
笔者过去并不是一个 UFO爱好者,甚至对 UFO不屑一顾,偶尔看到一些有关 UFO的文章也认 为是无稽之谈。然而,一次偶然的奇遇,使我开始对 UFO倍加关注。   那是 1998年 10月中旬的
期刊
文章以PSR模型为框架,构建森林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中部各省的森林生态安全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
建筑施工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并且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其发生的次数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进度.本文从
只有充满温情和爱,才会对生命保持一种最敏锐的直觉和感受力,这样才能产生令人心动的作品。无论是含情脉脉,还是激情盎然,都是艺术家通过对生命的感悟,并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想象呈现出来,而伟大的画家总是在这方面无比的丰富和细腻,一句话,艺术家应该是一些有着深沉的爱和恨的人。  ——亓文平
彼得·凯里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是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之后屈指可数的有特色、有深度的澳大利亚作家之一。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13部长篇小说、
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因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洲裔美国女作家.小说揭露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被废除后的悲惨遭遇,讲述了一个鬼魂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山地特色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山地特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农业投融资机制、大力改善农产品安全问题、加强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