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古籍整理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鲁迅全集》(1981年版)为第一手资料,从古籍整理这一新的视角来研究鲁迅,力图将其在古籍整理领域的一系列理论阐述清楚,并从学术史角度给以适当评价。本文在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鲁迅的古籍整理作品及其研究现状。在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鲁迅的版本、校勘和辑佚等三方面对鲁迅的古籍整理思想作一整体研究,具体论述了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巨大贡献。   版本方面:版本问题,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基础之一。它虽然不是古籍整理的方法,但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往往关系着整个整理工作的成败。本章从珍本与善本、对古书版本类型的研究、对古籍用纸和装祯形式的研究和对版本鉴定的研究等四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版本学思想。鲁迅认为善本就是校勘精审的本子,珍本就是文物性的本子,鲁迅不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提倡翻印古书时应以善本作为底本,对当时有善本可用,却以四库全书本作为底本进行影印的做法提出了严厉地批评。鲁迅对历代各种古籍的版本都有着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他在日记和作品中提到了很多古籍版本的类型,并多次谈到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石印本、从书本、坊刻本等古籍版本的优缺点。古籍的装桢,不但是遴选善本的标准之一,而且其中的装桢形制式还是鉴定版本的依据之一,它是古书版本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鲁迅对书籍的用纸和装祯形式也有较深的研究。鲁迅鉴定古籍的版本不但善于利用古籍的形式,而且非常重视从内容方面进行鉴定。   鲁迅对历代各种古籍的版本都有着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他在日记和作品中提到了很多古籍版本的类型,并多次谈到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石印本、从书本、坊刻本等古籍版本的优缺点。古籍的装桢,不但是遴选善本的标准之一,而且其中的装桢形制式还是鉴定版本的依据之一,它是古书版本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鲁迅对书籍的用纸和装祯形式也有较深的研究。鲁迅鉴定古籍的版本不但善于利用古籍的形式,而且非常重视从内容方面进行鉴定。   校勘方面:本章以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和时永乐《古籍整理概论》中对校勘学理论的论述为主要理论框架,以《嵇康集》的校勘为主要例证,从校勘古书一定要了解古籍的基本构成和流传情况;一定要搞清版本源流,并慎重地选择校勘底本和参校本,搜集他书资料,汲取前人成果;校勘古书的方法;校勘记的写法与出校的原则;校勘记的用语等五方面研究和探讨鲁迅的校勘学思想。   辑佚方面:本章从辑录古籍时力求穷尽资料;所辑佚文数量往往超过同类辑本;恰当地处理辑录内容;体例严谨,去伪存真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郑振铎曾说,鲁迅先生的辑佚工作是他的“三绝”之一。他辑佚每种古籍,几乎都穷尽所有的材料,把散见于各处的材料集中起来,并力图恢复古籍的本来面目。他从不迷信任何版本,但是由于细致和耐心,鲁迅所辑佚文的数量往往为其他辑本所不及。   综观全文,主要论述了鲁迅在古籍整理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其古籍整理思想和一系列成就在中国近代古籍整理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作为科举士子的群像图,里面既有庄绍光、虞育德、迟衡山、杜少卿、沈琼枝及四奇人这样的真儒,他们在丑态百出的小说中是一道恬淡自然的风景线,是作者苦心塑造的道德
众所周知,美丽乃是女性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甲亢的发生却使这个心愿成为泡影。此病虽然不是绝症,却是顽疾。它不仅影响外貌,而且还影响着女性的生育问题。本文主人公就遭遇此病,所幸的是,她通过积极治疗,控制住了病情,并生下了健康宝宝。  ● 亲历人:戴晓婷  ● 年龄:33岁  ● 亲历事件:甲亢  暴肥,猛吃番薯惹的祸?  21岁时,我刚刚大学毕业,且顺利地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我的办公室里几乎都是年轻人
立春后,阳气生发,易使人上火。中医养生专家提醒,上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人们可以遵循中医的思路,一起学学“清火”之策吧!  眼睛红肿 喝决明子茶调理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梅晓芳说,春季肝火旺盛,眼睛最易出现反应,表现为眼睛红肿痛和眼睛发涩。眼睛红肿痛,可喝决明子茶、野菊花茶来进行调理;眼睛发涩,可用枸杞或杭白菊泡水喝来进行调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说,春天主风,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易造成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却仍然存在侧重于讲解,忽视实验的问题,许多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还不够。针对初中物
期刊
每当天气变化或身体不适时,亲朋好友嘘寒问暖总不忘亲切地叮嘱一句:多喝点水!喝水,是不是多多益善呢?  病中饮水过多影响康复  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医圣张仲景说,病人没有感觉到口渴或稍微有一点点口渴,亲朋好友们为了让他尽早痊愈,想方设法让他多饮水,出发点固然是好,却不知这样反而让病人病情更加复杂,甚至缠绵难愈。得病以后,病人自觉口渴想喝水,但又喝不多,这个时候也是不应当多给他喝水的。  张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