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趋光性是众多夜行性昆虫具备的趋性之一,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昆虫趋光性还没有一个公认合理的解释。因此,揭示昆虫趋光性的内在机制,有利于指导农业实践,提高灯光诱杀害虫的效果。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我国及周边国家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并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对UV光及黑光灯较为敏感。而UV光会导致昆虫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对昆虫行为及生理生化产生影响。本论文根据这一特性,PCR扩增了Cu/ZnSOD基因的部分片段,分析其序列的同源性,并通过半定量PCR研究了UVA不同时间照射对雌、雄棉铃虫体内Cu/ZnSOD、MnSOD及GST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RT-PCR方法首次克隆了棉铃虫Cu/ZnSOD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通过比对发现,具有Cu/ZnSOD的保守性结构特征。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柞蚕(Antheraea pernyi)、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家蚕(Bombyx mori)、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埃及伊蚊(Aedes aeqypti) Cu/ZnSOD基因的同源性分别是79%、75%、74%、74%、72%、70%。(2)UVA照射15min的雄虫及雌虫Cu/ZnSOD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水平。灰度值分析表明,雄虫处理组为对照组的2.52倍,雌虫处理组为对照组的2.93倍。说明在UVA能引起Cu/ZnSOD基因上调表达,以应对氧化应激反应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3)UVA照射15min的雄虫及雌虫MnSOD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灰度值分析表明,雄虫处理组为对照组的0.97倍,雌虫处理组为对照组的1.13倍。说明MnSOD并不参与抗氧化应激反应。(4)UVA照射15min的雄虫及雌虫GST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水平。灰度值分析表明,雄虫处理组为对照组的1.74倍,雌虫处理组为对照组的3.10倍。说明GST在抗氧化应激过程当中也能起到明显作用,且雌性成虫GST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雄性。